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突出以党建促改革、以改革强党建,全面提升党的领导力组织力保障改革目标实现。这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领域改革既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证”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抓党建、促改革明确了努力方向。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并驾齐驱,成为推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强大动力。“以党建促改革”体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方向和保障;“以改革强党建”体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推动党建和改革两者互促共进。
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彰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引领优势。思想的解放与改革的发展互动共进。党的创新理论是新时代党的改革事业的魂脉,指导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要把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当作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旗帜,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另一方面,要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以理论与实践、战略与战术、方向与方法的结合武装全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思想武器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绽放在改革实践当中,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动性。
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突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才优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一是鲜明树立选人用人导向。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干部选用育留的首要标准,确保干部在绝对忠诚中把党的事业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把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改革发展主战场成为改革人才培养的“试验田”;把清正廉洁要求贯穿到干部选用的全过程,将清廉自守、廉洁从政、干净做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二是分类健全防范纠偏机制。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防范和破解“乱作为”的原则。把明确“上”与“下”的标准、完善“上”与“下”的流程、构建“上”与“下”的动态体系作为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良好局面的抓手,以此防范和破解“不作为”。把进一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作为防范和破解“不敢为”的路径。三是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能力。要把政治能力放在首位,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从政治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在提高政治能力的指引下,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要持续锤炼工作本领,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以基层党建方面的改革发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优势。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一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建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责任落实,在全面从严治党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要锻造基层党支部,把改革事业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要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筑牢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使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把握党员“入口关”“日常关”和“出口关”的统一,严把“入口关”,吸收各方面先进分子尤其是优秀青年,以“日常关”的执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以“出口关”的畅通纯洁队伍。把握“键对键”和“面对面”的统一,推动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在网络空间的作用发挥机制,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以“正能量”汇聚形成“大能量”。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党建研究所副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XKS008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