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历史学习改革 以改革开创历史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坚持以党建促改革以改革强党建手把斤两当知方寸
第006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向历史学习改革 以改革开创历史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坚持以党建促改革以改革强党建
手把斤两当知方寸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论头条

向历史学习改革 以改革开创历史

林毅

  林毅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专职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科学方法。对担负推进改革重要职责的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有序,不仅为推动改革奠定了历史自信的基础,也为更好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提供了宝贵借鉴。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正是基于对历史与改革辩证关系的把握,中国才能在改革发展中冲破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更好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学习”,以历史眼光关照改革,也就成为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历史与改革的内在关联不可割裂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从商周变革中由“尊天事鬼”转向“敬德保民”,到周秦变革中革封建、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启公天下之端”;从秦汉筑长城、起塞垣以“别内外,异殊俗”,到唐明“广一视同仁之心”“抚御之道,远迩无间”。中国历史不但全无停滞色彩,反而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鼎革不绝。同时,就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是互相否定的关系一般,改革也从未割断历史的传承,而是通过促进发展延续着历史进程。由此可见,改革创新原本就是贯穿于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相应地,每一个关键历史课题的解答,每一次重大历史进步的实现,都莫能离开改革创新的助力。也正是在这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过程中,中国历史才得以保持着连续性,展现出坚韧性。

  然而,面对近代以来千年变局的冲击,曾有人一度将历史视为变革的负资产,认为只有决然与历史做出切割,卸下“前人包袱”“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才能在全盘西化的进路中求得一线生机。但是,事实已然雄辩地证明,这种将传统与现代截然两分、割裂历史与现实的思维,既不可能孕育出突破“先生侵略学生”桎梏的勇气与对策,也无法使中国成功“拥有西方世界强加给它的力量”。相反,从源头上摒弃了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中国共产党人,则始终秉持着“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的科学历史观,坚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顺应历史潮流、回应时代挑战,从而重新连接起历史的中国与现代的中国。因而作为从历史中学习改革的第一课,我们必须拨开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重塑历史与改革间不分彼此的内在关联性。

  重拾历史记忆是改革发展中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在确立起科学认识历史与改革关系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认识到,重拾完整历史记忆之于改革复兴的重要意义。首先,辉煌的历史记忆构成了以改革实现破局发展的重要信心来源。纵观人类历史,伟大文明的兴盛并不鲜见。然而,许多文明经历一轮挫折后便一蹶不振。原因之一,便在于其先民成绩的记忆或被掩埋于黄沙之下,或被湮没于经卷之中,或被灭人国者刻意抹杀。而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一次次劫难中凤凰涅槃,正源于始终保留着光荣的文明史与革命史记忆。据此,中国人就总能以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先贤为楷模,总能从常读常新的中国革命史中汲取正能量,也总能在灰暗岁月中以“多难兴邦”的箴言自我激励,以不负祖辈筚路蓝缕创业之功的志气走出谷底,重回世界舞台中央。

  其次,“无论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些沉重乃至屈辱的历史记忆,同样是确立改革信念、推动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历史的单向时间线,从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意愿或者选择性地保留历史记忆而改变。但也正因如此,人们才需要在审视历史时具备一种直面困难的勇气,学会铭记教训、总结规律,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而言,时刻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记忆,便彰显出不可或缺的警示意义。

  再次,关于改革的历史记忆也是现实中改革信心的重要来源。事实上,作为一个始终处于进行时态的过程,改革开放本身也织就了一部不断攻坚克难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是在各个历史关头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应时而变的典范。因此,读懂改革史,便能更清晰地从奋斗成就中看到改革之为历史进步支点的价值所在,也能更真切地从奋斗精神中体会到人之为历史能动主体的作用。

  历史经验为总结改革规律提供了重要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作为“最好的教科书”与“最好的清醒剂”,历史中蕴含的经验不仅鲜明昭示了改革的必要性,更可以以鉴古知今的形式服务于改革。

  一方面,回望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从商鞅变法图强到汉武更化改制,从隋唐开创盛世到改革开放续写新篇章,但凡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皆有经验可循。就其共性而言,这些改革都建立在改革者确立坚定决心的前提下,都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都通过以斗争求团结和扩大同盟者的方式凝聚了共识,都具备稳定内外秩序、有效领导权威的条件,都能够有效应对利益格局与观念、习俗变迁所带来的冲击挑战,也都在实事求是的实践探索中赋予了改革本身以调适弹性。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史上也不乏在重重阻力中半途而废,或是走向改革反面的案例。而今人为其扼腕之余,也应当注意总结失败教训。如秦隋建制治国的教训之一就在于一味求变求快,却没有处理好变革节奏问题;尽管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众多,但其要害仍在于政治上受限于“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格局,行政上受限于徒有新法而无治人的窘境;而纵观封建王朝时代的变革失败史,困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以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思维窠臼,也常常是导致变革缺乏群众基础,从而使变革者陷入左右为难困局的原因。

  有鉴于此,从历史中学习改革,始终包含着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规律的内容。今天的改革者既要善于沿着前人的成功之路继续前进,也要善于从前人的教训中获得启示。如此一来,我们才可以说是完整地继承了改革先贤的经验宝库。

  历史眼光要求今天的改革立足历史、把握方向

  就其本质而言,“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不仅体现为驻足回望的关照,更内涵着为改革定向解题的自觉。相应地,改革者的历史眼光,最终也要体现在回答好今天的改革“为谁而改、为何而改、如何改优”的问题。

  所谓回答好为谁而改的问题,意味着今天的改革应当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改革,必须以人民是否支持、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估改革是否必要、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具体到改革决策上,这就要求慎思明辨改革中人民的具体所指。既善于发现改革中各社会阶层的最大公约数,也充分考虑其改革诉求、改革偏好、改革承受力以及利益诉求替代选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既注意扩大包容性的半径,更注意坚守圆心的底线。以此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就必将从改革的普惠性中自然产生对改革的高度认同。

  所谓回答好为何而改的问题,就是要从根本上搞清“改什么、不改什么”的问题。历史证明,任何一场改革都不会因其改革之名而自动获得认同与合理性。因此,具有历史眼光的改革者,就不能以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为标准来评估改革成本与红利,不能在改革中受到“历史终结论”与“转型范式”的误导;而是要树立起“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的正确改革观,兼顾改革的守正创新内涵,同时克服改革恐惧症与创新依赖症这两种错误倾向,进而找准并解决改革的真问题、好问题。

  所谓回答好如何改优的问题,首先就要让改革始终立足于中国之实、中国之利、中国之势、中国之理。同时,今天的改革既要突破传统的思维,也要反对改革中产生的新教条、“洋教条”,不能以诸如新自由主义的“三化”标准来评判改革是否必要、是否正确,而是要基于中国的改革实践重新认识改革与市场化、改革与分权放权、改革与全球化等关系。此外,改革者还要善于驾驭改革,既允许改革试错,又不能明知故犯,还应预留改错改优的空间。

  总而言之,中国有着悠久的改革历史传承,也形成了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致用传统,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而言,这都是前人积累与今人探索凝结成的宝贵财富,在唤醒历史意识与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能够转化为服务于改革定向领航目标的强大助力。由此,在这样一个需要改革也必将孕育出伟大改革的时代里,向历史学习改革的中国共产党,就必将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中创造新历史,让全面深化改革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