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重要使命。从文化自身发展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不断创新的系统,而非静态封闭、僵滞不变的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核心理念,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但其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在先秦时期,《周易》就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只有不断变通才能长久。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表明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既有继承也有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剧变,诸子百家竞相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说,没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社会历史发展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挑战、迈向未来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根基。但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遭遇空前危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在守正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的血脉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关键在于坚持守正创新,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引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民性思想资源,使之成为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历史文化根基。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不断推出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根基,创新是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义,又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一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促进文物活化利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二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大文化产业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三是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积极参与国际人文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让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4SKSZ108、西南政法大学2024年度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