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100000列中欧班列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当跨越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万里驰向杜伊斯堡,重庆的开放叙事有了新的注脚。
故事,始于十多年前——2011年3月19日,我国第一条直达欧洲的国际铁路列车从重庆出发。自此,团结村从“四等小站”迈向“国际枢纽”,重庆从内陆腹地闯到开放前沿,将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牢牢握在手中。
中欧班列,始于重庆的探索,成于开放的大潮。“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早已变成中欧班列的汽笛轰鸣,而不变的,是跨山越海、拥抱世界的决心,是物畅其流、货通天下的行动。
从0到1,从无到有,是物流的突破;从1到100000,从有到优,是开放的质变。
从“渝新欧”到中欧班列,重庆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开路架桥的魄力,大胆试、大胆闯,向西拓展、连点成线,织成覆盖亚欧大陆的物流大网络,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变劣势为优势,变腹地为枢纽,完成了“重庆向西”的布局。如今,全国已有超过百个城市开行了中欧班列,路线覆盖欧洲2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
作为西部地区的探路先锋,重庆的谋划远不止于此——纵深向南,以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东南亚;绵延向北,“渝满俄”铁路直达俄罗斯:顺势向东,以长江黄金水道联通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四向齐发、陆海相济,重庆牢记“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经络’”,坚定释放“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
阡陌延展的铁路网,勾勒重庆开放的轮廓;中欧班列的汽笛声,奏响经贸互通的乐曲。
开放,是一种植入基因的战略选择。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时,赋予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新定位。新定位,呼唤新担当、亟需新作为。就在上个月,重庆发出首趟“东盟快班”,打通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无缝衔接“最后一公里”,在联通“一带”和“一路”中实现全新突破。
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勤于变革,是重庆开放故事里最鲜明的印记。从1到100000,数字的量变带来发展的质变。中欧班列,穿越河流和山脉,横跨辽阔的大地,搭载着各种货物奔赴远方,也让世界看见重庆、看向西部、看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