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一高校女生宿舍突发火灾,学生们质疑宿舍楼的人脸识别闸机,成了安全撤离的“拦路虎”。对此,校方警务室人员回应称:“肯定得刷脸,要不怎么保障学生的安全?”
据媒体报道,起火点位于该楼栋一楼的一间宿舍。有学生表示,当时情况紧急,大家却不得不一个个“刷脸”才能出去,然而,现场“烟很大很黑,根本无法识别”。目前,校方表示火灾造成的损失不大,校方给起火宿舍的学生送去了棉被。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保障日常安全固然重要,但在突发情况下,快速疏散人员不该拥有更高优先级吗?众所周知,火灾一旦发生,极易产生浓烟与有毒气体,场内人员必须尽快撤离至空气流通性强的开阔地带。在这种情况下,人员撤离即使只耽误片刻,也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反观这所高校,在关键时刻不想着争分夺秒、及时撤掉逃生路上的阻碍,反而人为“添堵”、处理滞后,引发学生和社会质疑,属实不冤。
如今,人脸识别设备广泛应用于包括高校宿舍楼在内的多类建筑中。平时,这类设备可以发挥“刷脸”进出、记录出入时间等作用,避免“无关人等”随意进出,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但是,特殊情况应该特殊处理,一旦出现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形,就必须把疏散人员放到第一位,及时打开闸机,避免排队“刷脸”造成拥堵。这所高校的举动,不可不谓“因小失大”,更是一种缺乏常识的表现。
要不要第一时间打开闸机,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虽然涉事高校强调学校有自己的扑救力量,日常开展过安全演练,宿舍楼内也配有灭火器。但是,火灾中的“排队”逃生现象,还是暴露出涉事高校在做好紧急预案方面仍有不足,暴露出校内安保人员应变能力、处置能力和安全意识的欠缺。
这件事,向全社会敲响一记警钟:安全撤离绝非儿戏,生命至上必须牢记。紧急情况下,逃生通道容不得任何“拦路虎”出没,管理者绝不能固守陈规、舍本逐末。只有始终真正把人的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到对每一个生命负责,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伤亡、避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