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也强调:“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以县(区)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引导、依法规范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乡风乡韵焕发时代光彩,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以创意、文艺为核心,通过艺术展现乡村的独特价值,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使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艺术赋能,提升乡村形象。一是以村居为画板。联通艺术类院校,在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中,对村落环境进行艺术化改造,搭建“村校共建”平台,充分发动艺术院校师生等,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墙绘、壁画、涂鸦等艺术手法绘就乡村新面貌,扮靓农村新生活。二是以乡土为舞台。各地“村晚”火爆“出圈”,但要“长红”,就要持续“保鲜”。重点在于多培养当地村民文艺骨干,真正让村民成为“村晚”的主角。主打既接地气、又高品质,让“村晚”不走样、不变形,同时提升艺术观赏性,确保常办常新、越办越好。三是以村庄为展馆。鼓励以村庄现存建筑为主体,组织艺术类院校师生利用专业知识,围绕工农商业、历史事件、名人故事、民风民俗等,设计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各类小型美术馆、纪念馆、陈列馆等,彰显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唤起乡愁记忆,成为“村道边的展览馆”。
以艺术赋能,丰富乡村生活。一是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结合当地特色挖掘打造一批艺术村落,吸引更多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师生深入乡村搞创作,以艺术浸润村民心灵,让村民感受身边的乡土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感,有效激活村民内生动力,让更多村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成为乡村建设的艺术家、造型师、当家人。二是点亮乡村文化生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在于物质生活的富裕、人居环境的美化,还在于精神生活的富足。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利用艺术形式提炼和打造区域乡村艺术符号,因地制宜设立农民艺术节等村民参与面广的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让乡村大地一年四季都充满欢歌笑语。三是赋能乡村迭代升级。加强对乡村美育的研究和普及,从老建筑、老物件、老故事、老民俗中提炼精神内核和外化元素,融入乡村规划和建设中,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和游览环境,让美丽乡村迭代升级。
以艺术赋能,传承乡村文化。一是立足乡土底色。选择特色突出、保护较好、交通便利、旅游功能基本具备的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组织调查和研究,系统梳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提炼传统文化内涵和特色,打造示范项目。二是推动活化利用。促进非遗传承人、民间设计师、艺术院校师生等紧密合作、联手创作,用设计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新性发展。三是培育特色品牌。全面振兴民间手工技艺,研发手工技艺和衍生产品,持续推动荣昌夏布、安富陶瓷、梁平竹帘、城口漆器、綦江版画、苗家刺绣等知名工艺品牌发展,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一镇多品”等非遗手工艺特色村镇。
以艺术赋能,发展乡村经济。一是发展创意农业。引入专业设计公司、高等院校及平台对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对农产品的外观造型、包装营销和衍生品进行创意设计,将地道风物与艺术之美紧密结合,提升乡村经济附加值和特色农业的市场效益。二是搭建消费平台。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设立农产品集中展示展销场所。鼓励高校新媒体、数字人文等专业学生发挥艺术研究和实践优势,创作展现乡村特色IP的文创产品,促进乡村产品传播展示消费。三是配套创新业态。通过艺术元素改造乡村,配套布局文娱休闲业态,例如打造写生基地、摄影基地、研学基地等新业态,建设有乡土气息、乡土特色的影院、书店、网咖、文创商店等,丰富消费场景,拉动经济增长。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