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农村小伙抹灰“抹”到世界“天花板”“振兴杯”技能大赛成为职业迭代升级“助推器”不辜负奋斗在一线的技能人才
第005版: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川农村小伙抹灰“抹”到世界“天花板”
“振兴杯”技能大赛成为职业迭代升级“助推器”
不辜负奋斗在一线的技能人才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1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报时论

不辜负奋斗在一线的技能人才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张燕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得主是,中国队选手熊首钰!”

  重庆小伙熊首钰靠着手中的抹刀,登上世界舞台,站上技能巅峰,赢得了属于技能人才的荣光。

  技能人才,是产业一线的中坚力量,是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他们用日复一日的钻研,用年复一年的精进,回应偏见、赢得认可。

  熊首钰的故事,生动见证着“技能人才没有天花板”。这个来自重庆建筑技师学院的年轻人,每天练习到凌晨2点,其中的“枯燥”和“精准”,常人难以想象,但他坚信“成千上万遍的重复打磨,只是成为‘匠人’的第一步。”

  和个体成长叙事相呼应的,是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

  对此,潮新闻客户端推出报道《待遇低不愿进工厂?党中央、国务院发文要解决这个难题》。文章说,“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根源,是工人的待遇还没有达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预期。

  预期和现实的落差,是产业工人的实感,更是技能人才的心病。《意见》没有回避痛点,而是直接回应——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激励等。

  真金白银的鼓励,势必激励更多技能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上,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上,释放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聚光灯下,技能人才被看见;现实生活中,技能人才被认可;产业一线中,技能人才被重视——这就是从制度到现实的闭环。

  目前,重庆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超过53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70万人,占比居西部第一。重庆要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离不开对产业发展的嗅觉最为灵敏的产业工人,离不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最贴近的技能人才。

  立足本地实际,结合产业需求,把《意见》中“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加强产业工人服务保障、有效维护产业工人安全健康权益”等举措落实落细,让匠人们名利双收,把政策“暖意”转化为现实“暖流”,才算不辜负奋斗在一线的人们。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