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简介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1985—1988)《金瓯缺》,是作家徐兴业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分四卷出版。中国历史上,十二世纪是个大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众星灿烂的时期。《金瓯缺》就是以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为背景,形象地再现了在我国辽阔的疆域上曾经并存过的辽、宋、金三个政权和它们的兴衰变化,塑造了一批“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民族英雄。 |
题记:金瓯残缺,破镜难圆;痛定思痛,引古训今。
有一种悲和痛,穿过历史的缝隙,流淌到今人的心中,至今仍难以积结起完好的伤疤。哪怕是用细微的心思轻轻一抠,就会有一脉鲜血汩汩流溢出来,难以言述的疼痛瞬时向每个细胞蔓延。
黍离之悲,流离之痛,就是如此。皇室之耻、臣子之恨、哀民之苦,皆已成为追怀者的不堪回首之处,成为饮恨者的慷慨激昂之由。回望这类国殇民恸,绕不开北宋亡国叙事的“靖康之耻”。对此,南宋爱国将领岳飞曾如此悲吟:“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字字泣血,句句遗恨,这是古代英雄的悲壮短歌。对这段耻辱历史的凝视,除了到浩渺的史迹中去打捞,很多人会选择在各种历史故事细节中回望,通过重忆那些极有深度和情怀的岁月往事,来感受那段历史带来的锥心疼痛。徐兴业的小说《金瓯缺》,就是这样的文化存在。
“金瓯缺”的意旨并不难理解。“金瓯”,就是金瓶子,借指江山社稷。在古代,金瓯永固,代表着江山完整、家国稳固,这是所有帝王的梦想。比如,《南史·朱异传》中就有这样的表达:“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南宋爱国名将文天祥在《满江红·代王夫人作》一词中则这样感喟:“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新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不难看出,“金瓯缺”意味着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人间离乱。
以“金瓯缺”作为书名,比起《李自成》《张居正》《曾国藩》这些以历史人名为书名的中庸表达,无疑更能彰显文化意蕴。在当代历史小说中,从故事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各个方面来看,《金瓯缺》都堪称佳作。阅读这部作品,人们很容易掩卷深思:在那样的历史节点,皇权何以如此昏聩,制度何以如此无良,文化何以如此降格。而在种种不堪的丑陋人性之中,又何以会涌现许多被历史忽略却又有着伟大人格的“小人物”。
《金瓯缺》是“小切口、大框架”的历史小说范式。徐兴业是历史教师出身,为写《金瓯缺》,他在历史著述中钩沉稽误,广考博证。其中有一部叫《三朝北盟会编》的史书,讲述的就是北宋末年宋、辽、金的政治细节和战争情节,里面有一个人物,叫马扩。这位《宋史》等史书鲜少提及的人物,正是宋、辽、金三国纵横捭阖、兵戈扰攘、权衡博弈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历史的重要关头,这个“小人物”展示出英勇的精神和高贵的人格。然而,因其身份是不受史官正视的“外交人员”和“义军头领”,马扩没能被习惯于宏大叙事的正史投注应有的目光。
徐兴业酝酿创作《金瓯缺》之时,正值抗战时期,面对日寇炮火,面对乱世危局,面对国民党政府昏庸内斗,他既忧愤于国仇,又深感报国无门。当时,徐兴业和妻子常于公园之中,翻看报纸,推测时局,构思小说。后来,徐兴业如此描述这段时光:“面对着日蹙国土百里、死人万千的局势,我们多少次悲愤地问:‘这个素餐尸位的腐败政府究竟负得起领导抗战的重责吗?’”他如此直白地表达选择马扩这个“小人物”作为小说主角的原因:“是要谴责领导抗战无方,甚至暗中活动投降的国民党政府,激发读者的爱国热情,希望中国产生无数个马扩,为抗日战争增添力量。”
抚今追昔,痛定思痛。北宋灭亡、南宋苟安的历史成因,无疑与帝王昏庸、朝臣内斗、奸佞弄权、名阀自利等问题有关。这些暗流涌动,也导致像马扩这样有心杀贼的赤子,只能接受无力回天的悲剧。这样的历史遗恨,无疑具有永恒的警示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写作《金瓯缺》期间,徐兴业也正经历家庭变故、手稿丢失等诸多人生困境。徐兴业妻子本是上海富家小姐,与他私订终身,结为恩爱夫妻,二人原本情深意笃。1957年,面对国内政治气候变化,妻子出国访问,滞留不归,成为法国小有名气的画家。此后余生,两人异国相望,不复相见。尽管妻子也曾写信恳劝徐兴业出国与她团圆,但徐兴业仍选择拒绝,原因是“我写的是中国的小说,是写一部旨在激发中国人民保卫自己国家的小说。我的主要读者是中国人,我的写作的土壤在中国,我离不开我的祖国”。
十年动荡期间,尽管文化环境更为恶劣,徐兴业依然没有中断《金瓯缺》的写作。这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为“教授小说”,正是因为徐兴业对历史细节有着极致严谨的考究。1990年,徐兴业逝世。尽管此前《金瓯缺》已报送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但受历史影响,那届评选直到1991年3月才公布结果。由于茅奖只颁发给在世作者,《金瓯缺》最终只能被授予“荣誉奖”。一部《金瓯缺》,半世风雨情。徐兴业写作《金瓯缺》,堪称是文化价值观驱动生活方式的典范,老一辈作家“择一事、终一生”的艺术品质和坚守精神,永远值得致敬。
《金瓯缺》在结构与文本上,也体现了传统小说家的中正与厚重。从叙事结构来看,《金瓯缺》以两条线贯穿始终,一是家庭线索,即马扩一家在历史变乱年代的命运遭遇;二是民族线索,即宋、辽、金三朝之间的纠葛争斗。作者交互穿插个人和民族的视角,让国仇家恨融为一体;在文本表达上,采取的是“文白杂糅”的形式,植入不少宋、元年代的口语表达,展现了小说的古典韵味。徐兴业还将《东京梦华录》等历史典籍中的知识融入《金瓯缺》的叙事中,绵密铺陈北宋末年的政治吏治、民俗风情、科技文化等知识,让这部作品充满历史文化的底蕴。
很多历史小说容易掉进狭隘的民族主义陷阱,视角太过逼仄,思维太有局限,不经意间就会矮化作品的文明价值。令人激赏的是,《金瓯缺》展现了先进的价值立场,这部小说没有简单基于某一个民族立场进行叙事,而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以更加开放宽广的胸怀来审视历史。比如,《金瓯缺》不仅描写了刘锜、马扩这样的北宋英雄,还刻画了辽、金政权里的民族英雄。小说在刻画辽军统帅耶律大石的时候,对他勇敢、机智、坚定的品质大加赞扬,对他为民族生存发展不顾一切的奋进精神加以讴歌。
与这些皇权贵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北宋的徽宗、钦宗等昏庸帝王,他们听信谗佞,任由蔡京、王黼、童贯、秦桧之流相互倾轧。面对外敌来侵时,这些权贵无耻求和,将大片国土拱手相让,只图偏安一隅,继续过醉生梦死的生活。为了得到那片刻安娱,他们甚至主动透露主战派的军事计划,打压爱国军民的奋勇反抗。一边是对外绥靖妥协,一边是对内残害掠夺,在这种背景下,王朝灭亡、二帝被掳、嫔妃受辱、国民南渡,实属自作自受。正如徐兴业在书中这样感叹:“伟大的东京城,美丽的东京城,在这一年中历经沧桑,多少人为它操心,为它挥汗,多少人为它流了血,希望从敌人的锋镝下,把它守卫住。可是昏聩糊涂的靖康君臣,儿戏似的拱手把它让给金人了。这是东京城的灾难,也是这个北宋王朝的灾难!”
在国家遭遇危难之际,总有太多英勇将士和民间义士挺身而出,让蕴藏于身上的爱国精神得以爆发。马扩赤胆忠心,精忠报国,他或是担当深入敌营的招降官员,或是不惜忤逆朝廷,成为义军首领,他抱持的信念就是“苟有利于国家的边疆,何计乎个人的荣辱”。他像是一只扑火的飞蛾,不停地冲入理想的火焰。很显然,相较于传统的忠君思想,马扩爱国观念的水位更高;李师师本是风尘女子,深得徽宗宠幸,但面对软包皇帝为了苟活,不惜纡尊降贵,出卖国家利益,她也成为一个勇敢叛逆者,折簪断绝过去,投身民间赈济;大臣李纲热血陈词,力挫投降派,率领军民浴血沙场,上演东京保卫战的悲壮史诗;太学生陈东面对奸臣构陷李纲,挺身而出,于宣德门伏阙上书,引领20万民众的请愿,展现了古代士人风骨……
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外忧引来外患,外患增强内患。一个王朝的灭亡,一个国家的衰败,很多时候都是从内部权力腐败开始的。北宋末年的君臣荒唐、擅权误国、贪墨折腾,最终带来一场悲绝千古的靖康之难。尽管在那样的历史节点,有人舍生取义,慷慨赴死,但,面对国家权力的系统性溃烂,面对里里外外都是困境的局面,无数人也只能活在历史的垃圾时间,在时代的夹缝中苟且求生。正如苦苦等待马扩归来的妻子亸娘在临终前如此期待:“实指望有朝一日,日月重光,金瓯无缺,你我再图破镜重圆。”
千古江山,故国往事;金瓯残缺,破镜难圆。回首人间多少断肠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