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完善舆论引导机制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

罗湲 胡万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教育家精神是以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为代表的广大教师群体在长期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民教师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是教育家的首要标准。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首要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神圣职责和终身追求,将个人事业与国家战略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精神的鲜明品格。”教师品德高尚,言传身教当好学生的榜样,才能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楷模。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要发挥教育家精神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敬畏三尺讲台,提升道德修养,不断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教育家精神的本质要求。”教育家精神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导,深耕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学科教学能力,将专业素养视为教师成长的基石。要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洞察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从“教书匠”到“大先生”的转变,着力培养一支具备高水平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精神的不竭动力。”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既是对教师职业崇高地位的认可,也是对工作责任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态度,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要勇于创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尤其是在科技迅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更应加强学习,开拓进取,强化数字赋能,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崇高情怀。”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是充满爱的伟大事业,赋予了教师职业持久的魅力和无穷的动力,使他们甘愿为学生的未来无私奉献。教师应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关爱的目标投向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心系学生、心系教育,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教育家精神的宏大格局。”教师应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培养学生博大胸怀和国际视野,注重文化自信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文化自信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通过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吸纳世界文化精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作者单位:重庆开放大学)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