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完善舆论引导机制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完善舆论引导机制

刘一杉 王紫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舆论引导事关人心向背,事关社会稳定,是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工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更加尖锐复杂,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更加艰巨繁重。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有利于弥合意见分歧、疏导负面情绪、消解舆情危机、凝聚社会共识,是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

  完善舆论导向把控机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一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牢牢掌握舆论领导权。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自觉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确保新闻舆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激励和动员各方力量团结凝聚在党中央周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三是拓展网络舆论宣传阵地,牢牢掌握舆论话语权。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加强对新媒体的全方位管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主流媒体,科学设置网络议题,精心打造一批兼具政治性和艺术性的网文、短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产品,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巩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阵地,努力提高网络舆论话语权。

  健全舆情应对协同机制,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信息化时代能否及时分析研判舆情和妥善处理舆情演化,直接关系着舆论引导成效和意识形态安全。一是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在风险预判上下功夫。增强主流媒体对各类热点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的精准鉴别、精细处置能力,第一时间提供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提升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针对性,为其他媒体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同时,建立舆情综合分析研判体系,运用算法技术构建人机协同的舆情智能预警机制和预控方案,精准把握舆情走向,提前识别潜在危机,及时作出应对部署。二是提升舆情处置效力,在危机应对上下功夫。准确把握舆情演化规律,建立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持续更新与动态监测体系,实现信息传播的高效响应与全程跟踪,确保党政机关及主流媒体能够迅速反应,从容应对各类突发舆情事件,确保社会大局安定有序。三是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在凝聚力量上下功夫。有效激活各种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参与舆论引导,充分调动主流媒体与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舆论监督,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增进共识,有效应对舆论场域中的意识形态风险挑战。

  优化舆论引导评估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舆论引导评估机制旨在通过评估舆论引导效果,监督、指导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体现。一是明确评估指标。评估指标要体现全面性和科学性,既涵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又评估舆论引导对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应从传播效果、社会共识度、舆情演化应对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量化。传播效果包括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社会共识度着重考察主流意识形态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接受度和认同度,舆情演化应对效率则需借助数据化手段来精准评估成效与不足,确保舆论引导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契合。二是健全反馈体系。优化评估机制需要通过系统的反馈体系实现更新完善。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反馈体系,实现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及时掌握舆论引导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反响。定期召开评估报告和分析会议,做好查找薄弱环节和反思导向偏差工作,持续调整优化舆论引导工作。三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在舆论引导工作中的责任,做到责任明确、权责到人。建立舆论引导责任清单,将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分解,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职尽责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健全常态化的督导问责机制,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导整改并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避免舆论引导工作流于形式。创新改进考核方式,把舆论引导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业务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实现业务工作与舆论引导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