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盛夏,偶读杨永雄新出版的散文集《纸上留痕》。这是一本有着丰富内涵的书,可谓是一本了解武隆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全书围绕乌江流域的武隆地域文化着墨,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着力挖掘本埠历史人物、地域文化、地方精神史,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去彰显、传承、发扬地域文化的博大和深远,让同在乌江边长大的笔者感同身受,萌生了强烈的言说冲动。
作者是一位地道的武隆“土著”,按照他在《祖地》一文中的考证,其祖上是在清朝康熙年间从“江西省临江府十字街大柏树下”迁徙入川的。1966年岁末,作者出生在武隆县江口镇一个叫谭家村的地方。正如他在《自序》中所写:“几千年或文化薪火相传、或烟消云散的事儿,见得还少吗?不知有多少出类拔萃的人物杳无音信,只有待后人去珍惜那些有只言片语的人类精英,并在他们引领下去感知历史和洞见现实与未来。”他觉得自己不能等了,有责任写一本关于武隆的书,“主旨是想与地域历史握手,与乡梓故人言欢,让贤能们的精神得到传承,也让他们的精神体温、气息能够长久保持。”
打定主意后,自当全力以赴。作者“像一位冲锋陷阵的战士,充满血性、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年华、生命投入其中,不管会走出多远,抵达什么地方。”他担心自己“容易被小环境生活观念所催眠,永远处于坐井观天的状态”,于是俯下身子,一次次往田野跑,一夜夜在史料里泡,在武隆广袤的地域里东奔西跑,或考证、或思考、或慢行、或狂奔……不断抵达历史的真实,力争把它提炼表达出来。他的每一篇文章写得很慢,往往一年时间只写一两篇,但每一篇文章都写得很扎实,他寄希望于写下的这些文字或许在若干年后,能够成为珍贵的史料。
作者的家乡武隆,在莽莽苍苍的武陵山和大娄山接合部,千里乌江奔腾而来,把地处两山褶皱地带的武隆劈成两半,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乌江画廊之幽,具象为一处处溶洞、天坑、地缝、峡谷、草场,在武隆的土地上铺展开来,宛如喀斯特造就的生态博物馆。这里有被誉为“东方瑞士”的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斑斓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天下第一洞”芙蓉洞,有融合雄、奇、险、秀、幽、绝等特点的天生三桥……
“武隆只有风景,没有文化。”长期以来,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偏见。
难道武隆就真的没有文化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经古遗址发掘文物考证,武隆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建县史长达1400余年。据《史记》《华阳国志》等史典记载: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庄蹻乌江征战,秦朝著名女实业家巴寡妇清在彭水、武隆等地开采丹砂,东汉著名军事家马援征讨五溪蛮,唐朝宰相长孙无忌谪此葬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摘茶浩口……作者在浩瀚的史籍典章中寻找与武隆有关的只言片语,在一处处斑驳荒废的古迹中搜寻古人的磷光碎影,感受他们永不衰竭的生命气息,写成了一篇篇闪亮的文章。
书中第一辑《长河故人》所选的7篇文章,是作者深入发掘、详尽追溯了武隆大地上出现过的十多位先贤的故事。《万里投荒涪翁来》生动讲述了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谪居黔州的故事,并深入刻画了他的精神和品格。《忠廉的烛照》《读刘秋佩遗文札记》讲述了明朝武隆高楼村刘氏三进士的故事,礼部尚书刘岌为官两朝守清廉、户科给事中刘秋佩骨鲠直谏、刘养充戍边为民。如此这般,不仅厘清了基本史实,还深入挖掘了“刘家气象”出现的文化基因。该书还再现了武隆“乱世史家”刘之益的多舛人生,以及他历时20年耗尽心血、费尽家财、潜心撰修《涪州志》的壮举。
读着这样的文字,沐浴着先贤的光芒,你还会说武隆没有文化吗?
打捞远去的乡愁,并非只是沉溺于过去,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故土的眷恋、对亲情的渴望、对纯真岁月的怀念一直深藏在内心。打捞远去的乡愁,便如同寻找一盏精神的指路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书中第二辑《墨煮乡愁》中的5篇文章,作者聚焦家乡江口镇、谭家村,开启了一场精神上的寻根之旅。从《祖地》追寻谭家村的前世今生开始,着力挖掘再现江口镇的《古镇烟云》,生动讲述了从江口镇走出去的名人、大翻译家杨武能的《“洋武隆”的祖地情》。《回谭家村的路有多远》则书写了作者和故土难舍难分的缘分,《故乡的精神史》再现了武隆这方土地的精神谱系,散发出浓浓的乡愁。
书中第三辑《心灵镜像》中的4篇文章,读起来则轻松很多。作者围绕自己人生经历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了《一个消失的村庄》,追问《边地寿码》,围绕《敬畏一棵树》《友石居随笔》抒发了自己人生追求,以个体精神书写充实了整本书的精神内核。
笔者以为,第二辑《墨煮乡愁》作者写乡土、乡事和乡人,笔墨细密,饱蘸乡愁,堪称一部精简版兼有文学范的故乡人文志书。但它又不同于地方志书,内容更翔实,读来更生动。第三辑《心灵镜像》中的一些篇什,从写作手法上看,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散文随笔,但看似闲散,实则不闲不散。作者对故乡历史和人物进行挖掘和塑造,笔力聚焦的不是一两个单体,而是对故乡某个群体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关注和担忧,拳拳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至为大家所共享。”在本书中,作者无论是讲述先贤的精彩人生,还是书写自己的乡愁故事,皆是如此地注重人格精神的塑造,品味和呈现古今桑梓人物,从历史深处吮吸优秀的文化养分,以期激励当代人,更加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走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