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西南 过好胜利关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经济思想及启示邓小平在西南开创性工作的理论结晶
第018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扎根大西南 过好胜利关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经济思想及启示
邓小平在西南开创性工作的理论结晶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9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经济思想及启示

罗振宇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围绕西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一系列谋划和探索,为西南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在这一时期产生,也为其继续发展直到改革开放后的最终成熟提供了丰富养料。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经济思想,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地区经济建设问题的重要经验总结。当前,重庆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此,要深入挖掘和研究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把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立足实践内涵丰富

  “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深刻阐明了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他指出,“农业生产发展了,就能够更好地为工业积累资本。农民生活改善了,购买力增加了,工业的出路也就解决了。”基于这一认识,邓小平在农村积极推动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农村旧的生产关系,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后,邓小平又将注意力投向城市。在他看来,要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必须把城市生产事业搞好,尤其是抓好生产管理。通过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进行企业改革等,激发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如土改、镇反、“五反”运动等,邓小平非常注意辩证地处理发展生产力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既保证这些运动的正常推进,又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使西南地区的经济形势逐步好转。

  “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深刻阐明了经济建设的价值遵循。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党是依靠劳动人民,替劳动人民谋幸福的”,明确提出“政府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的执政理念。他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将整顿金融市场稳定物价和建设交通网作为两个重要抓手。邓小平指出:“如果不能稳定物价,我们就要脱离群众。”同时,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此外,邓小平还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一方面,积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困难,鼓励城市为农村服务;另一方面,要求“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各方面,从政治上、生活上、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不要忽略有利于工人的‘小事’”。

  “团结四个朋友”,深刻阐明了经济建设的力量源泉。邓小平指出,要搞好统一战线,才能建设好人民的新西南。经济建设必须依靠工人阶级,“不依靠工人阶级就无法搞好工业生产,就不可能发展到社会主义”。在部署农村经济工作时,邓小平非常注重领导和组织农民参与到一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运动中来。对于民族工商业者,他告诫干部,“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一脚踢开资产阶级的思想是错误的、危险的”。对于资产阶级,他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尤其注意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共同解决经济困难。诚如他在重庆市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如果我们不诚心诚意地依靠工农,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爱国分子,我们就不可能设想在这一年四个月的时间把局面稳定下来。”

  “政府当然应尽力之所及,更重要的还在于自己想办法”,深刻阐明了经济建设的主要手段。面对工商业发展的资金、原料短缺等困难,邓小平强调搞活企业要靠市场主体自身,注意调动市场的积极因素来恢复和发展工商业,而政府也应在经济政策上下功夫。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方针,他一方面要求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法令合理调整工商业,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者遵循市场规律,依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计划。同时,他还强调企业要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对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启示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有力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在处理各种经济问题时始终将维护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通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特别注意“团结四个朋友”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其中民族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是他依靠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新征程上,要进一步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创新发展,引导民营经济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除了善用政府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外,也注重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政府权力和职能边界,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同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弥补市场失灵,解决市场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