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蒋建新、王智彪两位科学家荣获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芳炔多官能化研究及应用”等近百项科技成果,分获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重庆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企业技术创新奖……这个8月,巴渝大地因科技的星光而闪亮。
科技,牵引着城市的未来,重庆丝毫不敢懈怠。近年来,科技奖励“指挥棒”的效果,在重庆发挥得无比显著。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的引领下,一大批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脱颖而出。2个月前,重庆的6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可以说,重庆在科技创新领域,正呈现出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势头。
此际,再度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以一座城的名义表彰先进、奖励进步,为助力新重庆建设的科技创新力量加油鼓劲,就是在向全社会传递一个声音:鼓舞那些致力于科技创新的人才和企业,再隆重都值得。因为,城市的创新未来,需要靠这些科技之星来照亮。
尊重科技创新人才,浇灌每一颗孕育创新的种子。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以王智彪教授为例,他用36载光阴深耕超声无创医疗领域,持续对“海扶刀”技术加以迭代升级,让这把“刀”成功走进3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医院,为数十万患者带去福音。不难想见,这样的成就背后,必然是精神与物质的双轮齐驱。无论是闪闪发光的科技明星,还是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要让创新的种子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充分的物质保障和日复一日的坚持。
尊重科技创新企业,支持每一种锐意进取的努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重视创新、坚持创新的企业,往往能率先杀出红海、赢得先机。本次获得表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其攻关突破的方向多与新重庆建设的重点领域息息相关。例如,获奖项目中,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相关项目70项,占比71.4%;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相关项目62项,占比63.2%——这说明,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企业,永远不会独行。高规格表彰这些企业,就是在鼓励更多创新型企业,对标明星企业,找准自己的方向并勇往直前。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完善每一个维度的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西部地区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也需要协同发力。比如,持续引进优质人才,就需要用好用足“渝跃行动”“青创500”等引才机制;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施展拳脚的平台,就需要加快建设“实验室+高水平大学+科技领军企业”载体集群、办好人才赛会活动;让潜力足、实力强的人才和企业脱颖而出,就要依托“揭榜挂帅”等机制……全面发力、共同行动,建设一个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的重庆,何愁科技创新不能蔚然成风?
科技创新大会是一场盛事,更带来一种启示:始终尊重科技创新人才、尊重科技创新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将为新重庆的创新未来汇聚点点星光,让更多科技之星在更多领域大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