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精神的历史文化底蕴以科学立法推动改革和法治相统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推动提升常态化“三服务”质效
第012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城市精神的历史文化底蕴
以科学立法推动改革和法治相统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以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推动提升常态化“三服务”质效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谏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李家富 邹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续写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推动发展和维护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迈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高水平安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良好环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只有在安全稳定条件下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走深走实。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转型发展中不安全不稳定风险隐患增多,国家安全面临严峻复杂形势。必须把保证国家安全当作头等大事,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基点,是实现国家高水平安全的重要支撑,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要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破解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发展质量效率,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形成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构建新安全格局,实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构建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体的新安全格局,是应对新时代国家安全新形势的战略选择,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绘就美好生活新图景的重要保障,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要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确保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要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改革,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要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全民学习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