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香里晒丰年好一朵美丽的山茶花家庭医生再别鲁院
第004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稻谷香里晒丰年
好一朵美丽的山茶花
家庭医生
再别鲁院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医生

王福梅

  题记: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过去,人们习惯大病进大医院,小病也进大医院。近年来,随着社区家庭医生走街串巷,走进百姓中,人们对疾病治疗预防的认知悄然发生改变。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致敬这一群家庭医生。

  一

  去年6月的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里,一个温柔的声音称自己是社区家庭医生李丹,询问我家老母亲的身体情况,嘱咐我带老人到社区体检。

  接到电话,颇感意外,进而是欣慰。

  母亲95岁高龄,平时闲不住,爱锻炼,虽无基础疾病,毕竟年岁大,小病越发多,常喊周身痛。

  年轻时,我与先生忙于工作,母亲帮着煮饭,带小孩。一旦她生病,我们的生活就会被打乱,陷入无序状态。

  她心里很明白,怕生病,空闲时就锻炼身体,有感冒苗头即买药吃,不舒服时就用血压计自测血压。

  有一次,她半月解不出大便,喊腹痛腹胀,吃不下饭。我把她带到医院,查血、B超、腹部CT,一番检查,均无异常。

  回家后,我先生单位医务室的文医生上门,叫母亲躺沙发上,自己双脚蹲下,用手轻揉她的腹部。

  文医生叫我找来卷筒纸,把纸扯开折叠成两层,铺放在地板上,随后戴上手套,用手开始抠。母亲体内的宿便就这样一点点被抠了出来,屋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恶臭。约20分钟后,大便被清理干净了。

  母亲的面部慢慢舒展开来,面色也红润起来。

  多少年了,这个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听到家庭医生这个称谓,往事便从记忆深处涌出。

  在遭受病痛折磨、困难无助的时候,那天使般的身影,如在心里亮起的明灯。

  我在电话里跟家庭医生对话,聆听对方亲切的声音,知晓社区要为老人做免费体检。

  过去我在三甲医院工作几十年,对医院熟悉,自己和身边的亲戚朋友们也习惯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

  退休了,我还有些担忧,住家离医院路程远,周边没有大医院,唯恐看病不方便。

  家庭医生深入社区,让我知道小病就医可以就近解决。

  二

  老李问:我餐后两小时测试血糖10.2正常吗?

  答:餐后血糖11.1以下就可以。

  小钟问:痛风发了不能走路,输水可以缓解疼痛吗?

  答:症状严重的可以过来输液。

  老宋问:查血常规需空腹吗?

  答:不需要的。

  嘟嘟外婆问:今天下午医院能开降压药吗?

  芳草问:社区医院晚上能输液吗?

  青青问:李丹医生星期几坐诊呢?

  彩虹问:6月4日的检查报告出来没有,明天准备过去拿。

  ……

  这些问题与回复,都是奥园金童社区李丹家庭医生微信群常见的对话内容。

  居民每天反复提问题,家医团队答疑解惑。问题一个接一个,解答耐心、专业而严谨。

  我也被邀请进了群,与家庭医生团队相遇。群里有400余位群友,皆是奥园辖区居民。

  起初,大家不熟悉,信息少。时间久了,咨询的问题多了,邻居之间也熟悉起来。

  解答微信群问题,由李丹家庭医生团队共同完成,谁有空看到微信,谁就及时回答。

  李丹是一名全科主治医师,从事急诊、内科、重症医学科工作。2021年,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时,李丹应聘到中心工作,同时担任奥园金童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长。

  家医团队共18人,分工合作,负责片区8万人健康,重点服务老人,患基础疾病的人群及小孩。

  三

  上午10点,姜奶奶锻炼完后就忙着回家做午饭。下午,护理人员将定时上门免费服务。

  姜奶奶家住奥园二期,老伴姜爷爷失能。半年前李丹入户体检,告诉她相关医保政策,姜爷爷被评定为重度失能老人,可享受定时免费护理。

  姜奶奶年近八旬,姜爷爷比奶奶大六岁,儿子忙工作,她和儿子各自承担部分家务。有了护理人员的帮助,姜奶奶轻松多了。她心里默默感激家庭医生的付出。

  奥园十期的刘大爷老两口年过九旬,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衰、脑梗塞,到医院不方便。

  李丹和社区医院的另一名医生就轮流上门为二老看病,定期抽血、复查。平时,李丹还通过微信或电话与老人的女儿联系,指导用药及答疑。

  周四上午,李丹坐诊,我的邻居周阿姨按时到社区医院找她看病。以前她每个月到大医院开药,路途辗转要两个多小时,如今到社区医院坐车仅需十几分钟。但她习惯走路,从家里出发,不到半小时就到医院了。

  周阿姨患糖尿病十多年,还患有其他几种疾病,每天吃十几种药。有一次,她闹情绪拒绝进食,谁也劝不动,她女儿找来了李丹。

  开门进去,李丹轻言细语地询问周阿姨的血糖控制情况,又说:“您女儿快生宝宝了吧,她还等着您给带孩子呢。”

  周阿姨性子直爽,经过与李丹的交流后,解开了心结,一口气干完女儿端来的一大碗饭。

  女儿眼含热泪,望着李医生微笑。李丹说,一切都会好的。

  三年来,李丹和团队就这样一点点走进社区,走进了居民的心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