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新在“含智量”满满在四十枚金牌里看见四十年奋进“馅饼”变陷阱小小“苗圃”里的治理之善“清”风劲吹得民心 “廉”花绽开香满院
第008版:评论
上一版   
新职业新在“含智量”满满
在四十枚金牌里看见四十年奋进
“馅饼”变陷阱
小小“苗圃”里的治理之善
“清”风劲吹得民心 “廉”花绽开香满院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苗圃”里的治理之善

昭明

  蔬菜摊、小吃摊、杂货摊……下午4点后,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民安华福社区附近,民德路上绵延起数百米的“创业苗圃”——300多个摊位陆续出摊,点燃了社区的“烟火气”,人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安居乐业。

  新华社记者采写的这一幕,为重庆的“惠民有感”画了像。民安华福社区占地面积31.42万平方米,54栋住宅居住着1.9万户约5万名居民,这个数量与一个小县城人口相当。过去,社区里有不少无序摆摊设点的乱象,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居民实际需求,规划出仅收取垃圾清运费的创业苗圃。

  一个创新举措,不仅解了治理之急,也暖了民生之需。如今,民安华福社区里摊位经营规范了,道路交通顺畅了,环境卫生优化了,居民们就业创业也有了新去处。居民方建华刚搬来时,正失业在家照顾母亲,听说创业苗圃不收租金,第一时间就去申请了摊位,“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做点生意”——“惠民有感”的真实写照便在于此。

  家门口的安居乐业,考验着基层治理的善意。面对乱摆摊设点所造成的混乱局面,社区管理者并没有简单“一刀切”叫停,而是充分关怀当地居民的“难”和“盼”,带着问题直奔一线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创业苗圃,当地居民有事做、有钱赚,生活有了更强烈的幸福感与收获感,自然也会为社区管理者付出的努力点赞。

  一个超大社区的治理方案,也折射着一座超大城市的治理思路。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时,留下一席温暖人心、启人深思的话语,“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便是重庆行动的宗旨,更是检验一切治理质效的标准。

  民生很大,落实却细。老百姓能不能感觉生活得“更加幸福”,就看一个个“苗圃”有没有建设好,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可感可及的实惠;就看管理者有没有站在群众这边考虑,甘愿俯下身子做好“服务者”。民生之幸,是不收取租金的小小摊位,是质优价廉的社区食堂,是拎包入住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老百姓的需求从来都是具体的,城市治理的落脚点也应当是实在的。

  再小的事,如果能办到人们心坎上,也能成为大大的好事。把事情办实办细办出彩,关键就在于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正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拿出足够的善意和智慧,把民生的服务网、保障网织密织牢,用行动彰显“人民城市为人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