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数字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008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在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数字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朱媛媛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肩负着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使命,承担着引领西部地区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因此,要统筹推进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为形成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以推进高标准生态保护为重点。加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高效利用生态资源,打造气候生态品牌,监测评估气候生态资源情况,推动气候生态旅游、农产品和绿色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带动经济发展。规范技术标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气候生态品牌的价值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确保气候生态品牌价值评估精准。打造污染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智慧化手段实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发展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加强生态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生态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生态产业国际竞争力。‌‌‌鼓励环保产业的新兴技术研发,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机构,加强对科技成果的评估和认证工作,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宣传和推广提升成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商业价值的创造,确保成果得到有效利用。深化生态环境治理,通过调控、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满足污染防治和减污降碳需求,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针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底线约束、空间管控、分类准入等维度,差异化调整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依托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更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进清洁生产等工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

  坚持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目标。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对于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东西部地区经济联系与合作、提高西部地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培育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优化数字贸易环境和基础设施,提高贸易的便利性,扩大交易范围和提高交易效率,有效传递市场信息,‌增强多元化供给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加快跨境电商发展,精准匹配贸易需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为外贸转型升级提供支撑。结合特色优势,与电商平台建立紧密联系,‌打造跨境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从而引导企业合规运营,‌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要加速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优化物流运营结构,谋划通道与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持续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以集成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从而引领内陆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通过加强合作,谋划区域合作战略服务平台建设,拓宽开放平台能级和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入驻,‌促进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的集聚和辐射,‌形成现代化互联互通发展平台。

  坚持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围绕‌中心任务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围绕重点领域产业创新需求,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综合考虑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未来市场趋势,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中并推动产业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要加强人才培养,摸准发展诉求与成长规律,全面考量人才成长的内、外部因素,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开展多元化培养模式,如跨学科合作、个性化辅导等方式,提升职业技能。要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按照城乡融合发展脉络,在特色资源、文旅产业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力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从政策制定、物流运输等要素着手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