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政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处理好“四对关系”从四个维度认识数字重庆的变革性意义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要坚持以生为本
第008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把思政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从四个维度认识数字重庆的变革性意义
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要坚持以生为本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要坚持以生为本

邓龙建 顾志飞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高校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要坚持以生为本,发挥思政课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以情感为起点,以意识为纽带,以行动为归宿,展现高校思政课建设新气象新作为。

  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沿阵地,涵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其中的应有之义,理应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贯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一要打造胸怀“国之大者”的师资队伍,发挥高校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工程课题研究,发挥教师人格熏陶和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让家国情怀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二要构建完善“三全育人”机制,尊重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抓日常、重经常、看平常,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织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将家国情怀浸润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各阶段和全过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要用活“大思政课”资源,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具象化为学生身边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故事、人物,用真实、鲜活的事例感染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增强学生担当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勇当先锋、勇挑重担,是中国青年的鲜明特质,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上好思政课,要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认识准、理解透。一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立德树人之“德”放在首位,树立育才先育德的理念,突出“敢担当”的时代要求,把培养、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核心要点,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育学生担当意识的思政育人格局。同时,通过举办讲座、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青年更加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二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在传播知识、形塑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三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用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五大模块评价指标,强化过程性评价,合理适时配置评价要素,将担当意识纳入评价指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提升学生能力本领。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一是广泛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城乡社区,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二是借力校地、校企合作,邀请优秀大学生村官、基层社区先进干部和城乡企业人员参与思政课堂,讲述他们在基层的干事创业经验和成长成才故事,激励在校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习真本事、练就真本领,立志到西部基层干事创业,使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三是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阵地转向城乡,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大舞台、服务社会第一线、基层治理主阵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深入城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