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重庆,一路向“新”渝港一日行里的“山海之约”读懂“city不city”背后的独特魅力何必手擦导流线党建领航凝聚奋进力量 在服务大局中彰显金融担当
第00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车轮上的重庆,一路向“新”
渝港一日行里的“山海之约”
读懂“city不city”背后的独特魅力
何必手擦导流线
党建领航凝聚奋进力量 在服务大局中彰显金融担当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懂“city不city”背后的独特魅力

徐刚

  最近,一名外国网红博主自创的网络热梗“city不city”,让广大网友直呼“洗脑”,争相玩梗模仿。许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后,也把“好city”当作了一句打卡金句来用。话题“终于知道啥是city不city了”,一度登顶周末的微博热搜。

  那么,到底什么是“city不city”?在英语中,city是一个名词,意为城市。这句热梗则通过把名词作为形容词运用,产生了一种“只可意会”的“魔性”传播效果。其实,“city不city”表达的是一种面对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展的惊叹,传递着海外游客在华旅游时的惊喜和欣赏。

  这句热梗的走红,不仅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强大传播力,也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语言的融合与创新是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city不city”的流行,是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生动体现。它打破了语言的界限,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交流和表达。

  “city不city”的走红,其实是“ChinaTravel”爆火的衍生物。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再加上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中国游更加便捷、高效。从古老的长城到繁华的都市,从“顶流”大熊猫到精美的汉服……中国在海外游客眼中,具备超强吸引力。同时,公路高铁的四通八达、移动支付的不断普及等,也在持续提升来华旅游的性价比。“city不city”的诞生,其实也算是中国旅行热的必然产物。

  “city不city”?答案是肯定的。透过这一中外文化交融的现象,我们也能从中有所感悟。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海外游客对中国发展现状有了更多具体的感受。另一方面,一句热梗,让人直观感受到中国的开放氛围,更折射着全球化的不断演进。如今,无论是海外游客来华旅游,还是中国游客出国畅游,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常见。

  此外,如何吸引更多“city”博主们来打卡,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也值得思考。首先,文旅相关部门要优化服务供给,提供更多适合海外游客的旅游产品,为他们在中国“说走就走”提供便利,充分彰显大国魅力与诚意。其次,这也为我们做好国际传播带来了启示,在不影响中文本意的前提下,不妨在语言融合上大胆创新,为海内外人们的友好交流创造更多“会心一笑”的契机。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