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新时代的青年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创设和利用从课内到课外、从历史到现实、从线下到线上的多维情境,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大时空”“大场域”,帮助大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体悟和反思,培养其“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从而更好地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各类课程的思政引导力。高校在构建思政课课程群,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协同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发挥“情境”的链接作用,将思想价值引领、意识形态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使教学真正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一是建立物理链接,让思政元素更具画面感。高校教师要有机整合语言、音乐、图画、视频等有声有色的教学素材,努力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晦涩难懂的哲理、思想等进行“可视化”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二是建立活动链接,让课堂互动更具代入感。高校教师要结合各自的课程性质与教学内容,有效创设主题情境、问题情境和想象情境等,合理选择和运用角色扮演、小组研讨、教学实验或教学实践等,让学生参与并沉浸其中,真正带着角色身份、带着问题疑惑、带着美好憧憬去学习与思考。三是建立情感链接,让师生心理更具共鸣感。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同域感”“信任感”,从而在倾听、理解与交流的基础上,杜绝其“佛系”“摆烂”“躺平”等消极心理,帮助他们建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树立为民服务、为党奉献、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
再现历史情境,激发集体记忆的情感凝聚力。高校的“大思政课”建设不能局限于当下,应当“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发挥情境记忆的“唤醒作用”,“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一方面,重构社会进程的宏大叙事场景,探寻历史的永恒记忆。让学生在学习人类社会变迁史的过程中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进一步深刻理解人性、道德与法律的底层逻辑;在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过程中去探寻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融合与团结、国家繁荣与昌盛等的历史规律,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在研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过程中去体悟“四个自信”的来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另一方面,打造革命历史的沉浸式体验场景,重温刻骨的红色记忆。推动和参与各类教学实践基地改革,打破传统的故事表达视角与形式,制作更具新意的沉浸式红色纪录片;运用声、光、电等技术创作更具吸引力的红色舞台剧、实景剧;利用AR、3D、全息投影等数字化技术打造更具互动性的场馆,让大学生将历史人物、历史文物和历史事件有机结合起来,在“平行时空”中去领略革命先烈的风采,读懂革命文物蕴藏的内涵与价值,理解革命时期重大事件对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善用生活情境,发挥环境育人的正向影响力。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是个体成长成才的丰沃土壤。在社会生活中为大学生讲“大思政课”,需要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紧扣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场景,抓住“以境化人”这个关键。一是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高校要让大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主人翁意识,学会理性思考学习的目的、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家长除了给予大学生理解与支持之外,更要让他们参与家庭重大决策,让其在“索取”的同时学会“承担”。社会则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淬炼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大情怀与大担当。二是注重教育情境的适恰性。重点结合大学生面临的现实情境,引导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进行分析,树立其对未来的信心、激发其自我改变的动力;合理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重要场馆和遗址等场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昂扬斗志。
净化网络情境,强化媒介平台的价值引领力。虽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其“双刃剑”效应也较为明显。因此,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发挥各类网络情境的正当性“圈粉”作用,助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一是强化学习网络情境的思想引领作用。重点打造“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题打造有内涵、有特色、有亮点的栏目,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各类网络学习平台和App,在培养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二是强化社交网络情境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对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互动平台和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的引导与监管,提高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主播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与职业道德水平。三是强化消费情境的价值观影响作用。构建公开、透明、诚信的购物环境,运用网页横幅或弹窗等形式加强有关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宣传,强化对大学生高价购物行为的监管,不断培养其正确的金钱观、理财观和消费观。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