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也强调,要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上走在前列、引领示范。超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树立战略眼光,强化问题导向,倡导专业专注,构建完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工作体系、评价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力量。
建设人民城市,这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鲜明底色。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新时代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让城市发展处处见“人”、城市治理服务于“人”。要牢牢把握发展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要聚焦人民群众需求,持续推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新成绩,以“小切口”“微治理”服务“大民生”。
突出城市特色,这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品牌效应。城市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城市定位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时代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治理方式,把握好城市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要立足城市自身实际,选择最佳方法路径,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打造有城市辨识度、世界影响力的城市品牌效应。
打造智慧城市,这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关键之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推进治理数字化,是面向未来构筑超大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构建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运维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整体性重塑、系统性变革城市综合治理新格局。要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突出“市—区县—镇街”三级贯通、多跨协同、整体智治,实现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要精准聚焦民生需求,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以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的“绣花功夫”让现代化超大城市增添魅力、赢得人心。
创建文明城市,这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抓手。文明是现代化城市的突出标志,也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顺应精神文明建设新要求,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抓实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更好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教育人、感染人。要在全市域开展文明提升行动,以“治小事”为切口提升城市“大文明”。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延续城市文脉、厚植城市底蕴、挖掘人文特色,彰显城市特有的气度风韵,推动城市文化焕发新活力。
构筑韧性城市,这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战略保障。安全是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韧性城市,就是要建设在灾害风险面前具备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筑牢城市安全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全过程风险防控,实现对各类城市风险的智能感知、精准研判、实时预警和有效管控,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要增强防范、抵御、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建立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城市应急救援体系。要运用数字技术归集城市“神经网络”大数据,完善人机协同、平急结合的联合指挥调度机制,确保城市运行各类风险在日常情况下高效管控、极端情况下安全可控。
强化党建引领,这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制度优势。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厘清城乡社区职责事项,继续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完善基层服务设施,强化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自下而上层层放大基层治理效能。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提高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