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想怎么过儿童节?重庆首届“5·31”全民安全开放日活动举行绵阳“文化三推”重庆行启幕关于重庆江北恒丰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的公告重庆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式启动
第004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孩子,你想怎么过儿童节?
重庆首届“5·31”全民安全开放日活动举行
绵阳“文化三推”重庆行启幕
关于重庆江北恒丰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的公告
重庆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式启动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6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你想怎么过儿童节?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云钰

  5月31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来自渝中区上清寺街道的少年儿童观看文物修复。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5月31日,江北区玉带山小学,学生头戴装有乒乓球的帽子,根据地贴游戏中的图案行走。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5月30日,垫江县牡丹湖小学,小学生玩耍恐龙气球。通讯员 龚长浩 摄/视觉重庆

  为了仪式感而举办的“联欢会”、带着任务去的游玩、收到看似“合理”的礼物……“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学校组织了丰富的活动,家长精心准备了的礼物,但有的孩子却开心不起来。孩子们想要什么样的儿童节?儿童节表演有没有必要让家长“全情投入”?连日来,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并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去哪里玩?

  近日,小学四年级学生小航与爸爸就儿童节去哪里玩展开了“博弈”:

  “幺儿,儿童节放假,我给你安排了博物馆的研学活动。”

  “我不想去,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游乐场玩。”

  ……

  一番“博弈”,最终,小航还是不情愿地妥协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父母和孩子在节日“去哪里玩”“怎么玩”上,总是无法达成一致。博物馆去研学、看动物要写游记、户外徒步也要画画写生,“有仪式感”的过节游玩方式受到家长们“追捧”,而孩子们对此却只有最“朴素”的需求,“希望能在家看一整天动画片。”

  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党委委员、精神科副主任王我建议,父母如果真的想让孩子玩得有价值,可以从孩子平时的兴趣出发,比如他喜欢大自然,就带他去自然博物馆;喜欢科技知识,可以带他去科学馆等。这样的规划不仅能让孩子在玩耍中收获知识和乐趣,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买啥礼物?

  “儿童节要到了,你们俩想要什么礼物?”

  “给我们玩的网络游戏充值!”

  “啊?等等,我得思考一下。”

  最近,家住大学城的王女士在询问她的两个孩子想要什么儿童节礼物时,得到了一个让她“两难”的回答,“我以为他们会提出想要玩具或者带他们去吃美食,真没想到是让我充值游戏。”

  “给他们充值吧,万一以后沉迷于游戏,就得不偿失了。不给他们充值吧,两个孩子平时学习已经够辛苦了,好歹过个儿童节,也想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王女士左右为难。

  在一家商场的儿童用品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挑选礼物的家长和孩子。一位母亲表示,她原本打算为孩子买一套科普图书,但孩子却坚持要一款最新的游戏机。她感到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平衡孩子的兴趣和自己的期望。

  记者调查发现,在送礼物这件事情上,父母和孩子的思维不在一个“频道”现象并不少见。父母希望礼物“有教育意义”,而孩子们选礼物考虑“好玩、喜欢”。孩子想要的看似“无用”的礼物,家长要不要“埋单”?

  对此,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副主任医师冉曼利认为,应尊重儿童的选择和自主性,因为这展现了孩子自己意愿和喜好,也是亲子之间加深了解和沟通的契机。家长应通过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境,去洞察孩子的真实需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引导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家长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孩子,还能在生活中加强引导和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要不要配合演出?

  “从‘五一’节到现在过得实在精疲力尽,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和孩子一起排练,有时还要请假去学校彩排,表演终于结束了!”这两天,一幼儿园的学生家长徐女士发了一条“吐槽”的朋友圈。

  徐女士的女儿今年5岁多。前段时间,孩子放学回来兴高采烈地告诉她,“六一”国际儿童节幼儿园要举办联欢会,小朋友和家长要表演亲子舞蹈。“这纯属赶鸭子上架嘛,但为了不让孩子失望,我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上台表演。”徐女士无奈地说。

  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们也参与过类似的亲子节目,例如舞蹈、乐器合奏、表演舞台剧等。

  “不参加不行呀,老师总是把不参与演出提升到不陪伴童年、不重视孩子的高度,这种被绑架的感觉真是太难受了。”一位家长说,亲子陪伴本是个好事情,但如果整个过程太累,要求太多,这种活动就会失去意义。

  “如果无法选择不参加,那不妨转换一下心态,比如可以将排练当成是与孩子一同‘打怪’的冒险。”冉曼利表示,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进亲子关系的宝贵机会,但学校的活动组织也应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孩子和家长在准备和排练中享受亲子时光,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