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工作推进会发言摘要在一场毕业展里品味重庆文化气质网红食品不能踩安全红线“高铁座椅不卫生”亟待纠偏别让“互助献血”成交易
第011版:重庆新闻·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工作推进会发言摘要
在一场毕业展里品味重庆文化气质
网红食品不能踩安全红线
“高铁座椅不卫生”亟待纠偏
别让“互助献血”成交易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5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渝论坛

在一场毕业展里品味重庆文化气质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臧博

  五月将尽,六月在望,一年一度的“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伴着毕业季的夏风,如期而至。

  这是一场延续了二十年的艺术之约。二十年里,从黄桷坪到虎溪,从本科作品展到艺术游,从单纯作品展示到交流、鉴赏、消费的综合平台,“开放的六月”成了重庆闪亮的文化艺术名片,吸引数十万市民、游客共同参加。

  “开放的六月”之于重庆,已然成为这座城的文化符号。正如川美院长焦兴涛所言,“‘开放的六月’就像开闸的活水,源源不断的艺术泉流,浸润了城市的同时也滋养了学校。”文化与艺术,无声无息又静水深流,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一座城的风格与思维。若要以一座城的名义来关注这场艺术展览,该如何思考它的开放与热烈?

  开放的作品,是创作者与重庆同频共振的产物。看过展览的观众不会忘记,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散发着浓烈的重庆味道。重庆的山川树木、街巷楼宇、市井百态,都成了作品的重要意象。同时,城市发展、社会变迁、人心变化,让古朴深沉的“重庆”与日新月异的“重庆”,成为创作者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在观察这座城市的过程中,一代代创作者聚焦作品与社会、个体与公共、当下与时代,将个人的人文关怀与思考,通过作品展示出来,让这些作品天然带着重庆的烙印、巴渝的风骨。

  甚至,一些创作者更进一步。他们不满足囿于画室,主动选择投身重庆的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抒发个人艺术理念。例如,下庄村村口的浮雕筑路群英像,冶金四村社区的艺术“微更新”,杨家槽、东升村的改造案例,都是超出展厅范畴,摆在“社会展厅”的作品。

  开放的展览,是城市与院校合授的一堂人文课。这堂课,社会各界人士都是它的参与者。在艺术教育的学科建设、创作媒介和传播方式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重庆这场开放式展览,是自信的展示,亦是先锋的探索:将艺术教育与大众文化连接起来,将人才培养置于文化维度和社会空间。毕竟,艺术与社会接轨,“玫瑰”和“面包”方可兼得。通过这场艺术展,学子们有机会听取观众反馈,甚至获得伯乐青睐……年轻的创作者们,将由此更自信地走向社会,走向实践。

  开放的艺术,开放的心态,让一场艺术展,成为重庆塑造城市文化气质的泉流。城市文化气质,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既需要长久的艺术熏陶,也需要公众的文化认同。细心的人观察重庆,会发现许多艺术“碎片”:从城市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到城市美学与空间设计、文化传承和形式创新,随处可见的艺术痕迹、美学烙印,碎片般点缀在城市角落,充盈着城市的文化空间。这种底蕴,让重庆成了文艺创作者栖息的沃土。而重庆热情奔放、和谐包容、敢闯敢试的城市气质,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创作者们。这种城市气质与艺术气质的汇流,变成了市民游客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井盖、彩绘墙、涂鸦街、雕塑公交站——看吧,艺术并不遥远,艺术就在身边。

  六月,展览仍在继续。回望过去,从《收租院》到《父亲》,诞生于此的艺术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成为重庆乃至中国人抹不去的文化记忆;展望未来,期待更多“开放的六月”,与自信从容的毕业生一道,以艺术入世,让城市更有气质,让生活更具美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