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视频化传播新场域数智赋能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提质增效用党的创新理论激发青年挺膺担当以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筑牢基层治理人才支撑把握好面向青年群体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三重维度
第007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构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视频化传播新场域
数智赋能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提质增效
用党的创新理论激发青年挺膺担当
以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筑牢基层治理人才支撑
把握好面向青年群体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三重维度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5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视频化传播新场域

刘旭初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市委书记袁家军在西南大学调研并主持召开青年代表座谈会强调,要把牢“有理想”的首要标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真挚情感、对国家的赤诚热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懈追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围绕如何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重庆日报推出策划专题,与读者共享。

  ——编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短视频进课堂,不仅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乐于使用的教学手段,也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近年来,一批理论宣传视频栏目如《理响青年》的正式上线,让理论之光照亮青年奋进之路。两年多时间里,《理响青年》携手全国五十余所高校,打造了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网上理论宣传品牌。实践证明,高校和主流媒体携手以“短视频+”的方式,合力构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视频化传播新场域,既有利于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也有利于在碎片化、娱乐化、算法主宰的内容消费时代,主动抢占青年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让党的创新理论响彻青年、武装青年。

  重导向,共同培育时代新人。如何牢牢抓住青年群体更好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是党的理论传播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现实课题。《理响青年》进一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青年化视频化,使其成为理论传播的平台、思政教育的讲台、青年展示的舞台。一要坚持正确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无论怎么变,都要坚持正确方向不动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青年学生在理论短视频创作过程中,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既要紧跟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又要将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将理论阐释的重点与时下热点结合起来。二要以“立德树人”凝聚共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也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育新人”与“立德树人”彰显了高校与主流媒体之间的价值共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和媒体产品元素融合互通,形成同频共振的创新模式,共同培养和全力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强合作,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理响青年》创新探索了“党报+学校+社会”的互动模式,汇聚了广大青年群体力量,形成了“全维度生产、全方位共享、全媒体传播”的新格局,提高了理论宣传的整体质效。要汇聚各方传播合力,完善校社共育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协同高效的理论宣传共同体。一是创作上通力合作,实现理论性与亲和力并重。创作理论短视频,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好选题关,将党的创新理论拆分成一个个适合短视频表达的主题,通过媒体的艺术化呈现,增强视频亲和力和感染力。二是使用上发挥优势,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统一。“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内容消费选择性越来越多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是极为珍贵的可以通过“灌输”方式让学生接受党的创新理论的渠道。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创新使用理论短视频的过程,也是将理论在学生心中重新“组装”和系统化的过程。通过思政课教师的“灌输+启发”,让主流价值观短视频“触达”青年受众,培养青年学生对理论视频的“消费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三是反馈上持续接力,以个性化提升精准性。通过思政课堂上的小组研学、课堂研讨以及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思政课教师可以线下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视频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是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客观评价。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手段,评估青年个性化需求,改进传播内容和形式;通过挖掘青年信息获取偏好,分析其参与频数、社交链接密度等,进行针对性投送,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到达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抓重点,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选题。要通过展示“两个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提升青年学子的文化素养,涵养气质、激励担当,如《理响青年》第二百一十五期推出的《扎根人民铸造社会主义文艺精品力作》等优秀作品。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主体性。鼓励青年学生大胆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创作优质理论短视频,不断寻找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理响青年》等栏目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广阔舞台,让青年学子“被听见”“被看见”,以“青年讲给青年听”的方式,激发更多青年的情感认同。三要聚焦校史文化视频化传播。校史馆是学生认识学校历史、树立求学志向、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挖掘校史资料,生产制作“口述历史”“微纪录片”等精品短视频,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高校校史文化,助力青年学生从身边历史入手,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