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服务发展、引领未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所在,高校要找准切入点、着力点,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当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名师大家的集聚地、服务决策的智囊团,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激活现代化新重庆发展新动能。
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培育现代化新重庆创新发展“新引擎”。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总开关,要发挥好我市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是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有组织的攻关体制机制。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支撑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和重庆科技及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在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领域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组建科技创新“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提升支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二是适应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优化基础研究布局。要聚焦市场需求和前沿技术,围绕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416”科技创新布局进行重点研究,确立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解决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三是聚焦重大科学问题构筑基础研究平台。要实施“有组织攻关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协同布局建设与我市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错位布局、相互补充的基础学科研究平台,同时支持高校依托学科优势,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药物、绿色制造、智慧农业等领域重点打造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集成攻关大平台等,加快构筑高校国家级研究平台集群,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科技内涵、夯实技术底座。
优化高校学科结构,构建现代化新重庆产业发展“新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建立与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布局相协调的学科结构。要优化我市高校学科布局,打造“高峰”“高原”学科,有效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一是以推动基础学科建设把握科技创新主动权。要给予我市高校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资金支持,发挥好重庆几何拓扑、量子物理、觉醒睡眠与认知等首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领军科技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学科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二是以强化新兴学科建设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要根据自身特色发展,落实我市“学科专业调整”政策,新增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同时引导优质高等教育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学科布局,协同推进我市高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形成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需求的新兴学科布局。三是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要围绕新产业新业态开展交叉学科布局,支持我市高校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教育学、生物学等“双一流”学科建设,勇担龙头使命,同时也要重点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为我市不断催生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打下坚实基础。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筑现代化新重庆人才队伍“新优势”。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重大转型,要深化我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更多熟练掌握先进生产工具的创新人才,培育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人才队伍。一是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强化高素质人才培育。要把学校工作放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大格局下谋划推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争当建设科技强市的“排头兵”,推出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二是适应数字时代需求强化育人育才创新理念。要适应数字时代的教育需求,积极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快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同时从改革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等入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切实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直面数字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巨大挑战。三是以产学研协同育人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键。要围绕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高校根据企业需求新增急需紧缺学科专业,促进高校和企业共同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实施培养人才项目,为企业输送高新技术和高水平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