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思维推进新征程思政课建设的五个“着眼点”聚焦“四讲”提升基层理论宣讲质效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助力体育强市建设更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市域范例
第007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以战略思维推进新征程思政课建设的五个“着眼点”
聚焦“四讲”提升基层理论宣讲质效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助力体育强市建设
更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市域范例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观察

聚焦“四讲”提升基层理论宣讲质效

余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推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聚焦“讲”的全要素,在基层创新开展高站位、有定位、促作为的理论宣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聚焦“谁来讲”,推动宣讲队伍变革。一是吸贤纳能梯次选用储备基层宣讲人才。通过自愿报名、单位推荐、“招兵买马”“赛马机制”等及时发现辖区内能讲、愿讲、爱讲的人才充实基层宣讲队伍,形成融行业领域内高层次专家、本土区域内理论行家、基层“草根”“乡土”宣讲员以及网络上“理论网红”宣传员等多主体的宣讲队伍,打造主力强、外援足、专兼结合、梯队合理的宣讲队伍矩阵。二是动态更新调整基层宣讲师资库。通过展示练兵定期开展宣讲员宣讲课“评星评级”,综合评价宣讲质量,及时进行定级认定和奖励,推动宣讲工作常效长效。三是健全宣讲体制机制。完善理论宣讲人才选用全周期机制,实施高平台引才、全领域选才、针对性育才、全方位用才。常态化开展宣讲人才全覆盖培训、骨干宣讲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多渠道滚动培育。

  聚焦“讲什么”,促进宣讲供给精准。一是深化“多话语”理论阐释。重视体系化梳理、学理化研究、通俗化转化,整合各级理论研究机构,集聚其学科、学术、话语等优势合力,及时有效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阐释。二是加强多流程调查研究。宣讲前开展问需调研,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多形式多手段了解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模式,摸准其“想听的”关注点、困惑点,及时掌握需求侧,优化供给侧。宣讲中开展情况摸底,把显性调研和隐形调研结合起来,以受众身份感受基层宣讲实况。宣讲后及时开展反馈问效调研,全方位“复盘”,多听取意见形成宣讲闭环。

  聚焦“怎么讲”,加快宣讲方式升级。一是本土化讲出“地方味”。用好地方话语表达方式,聚焦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结合地域发展实况,创新多样化展示方式讲好中国发展故事、本土成就故事、身边典型故事。用活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弘扬红岩精神,推动以红岩精神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塑造,讲好红岩精神的“时代味道”、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庆味道”,推动地方理论宣讲“有声有色有创意”。二是精准化讲出“百姓味”。立足“把好脉”以需讲需、按需配送,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融入群众生活,以百姓话讲百姓事,以“乡音”传“党音”,运用形象化、具体化、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有的放矢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三是创造性讲出“时代味”。与时俱进开展“宣讲+文旅”“宣讲融研学”“宣讲带国潮”“宣讲+展演”等创新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主题突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让“艺宣讲”走“新”更走“心”。

  聚焦“在哪讲”,推进宣讲载体迭代。一是创新升级主阵地。推动主阵地焕新升级,因地制宜拓展特色阵地,在小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地方搭建“沉浸式”理论浸润新平台、“微阵地”,推动“固定阵地”变“流动阵地”,以“学习快递”“沉浸式学习”等形式“配送”理论宣讲上门。二是数字赋能云阵地。开通基层宣讲抖音号,打造视频、音频、动画等多样态的新媒体产品,开展“微宣讲”“微传播”“微互动”的点对点传播,发挥媒体矩阵效应,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做强“云宣讲”。三是做亮品牌促宣讲。做强做大现有品牌,锚定突出重庆味、红岩味,全景式立体、生动展示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持续激活基层宣讲品牌的辨识度和生命力。积极培育具有高辨识度的特色品牌,整合打造地方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场景融合的宣讲场域、融汇基层各类特色宣讲点,形成多元化、强影响力的宣传宣讲文化业态,推动理论宣讲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化。

  【作者系渝中区委党校教研室副教授,本文为川渝党校(行政院校)系统调研项目:2023BDYZD—010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