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把握好“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创新推进重庆非遗活态展示以更大力度加快推进重庆数字乡村建设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把握好“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创新推进重庆非遗活态展示
以更大力度加快推进重庆数字乡村建设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2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库头条

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把握好“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

蔡之兵

  2024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加快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当好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排头兵’。”以“一体化”和“高质量”作为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两大关键,既是基于过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经验而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应对未来发展变局和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期发展目标的必然路径。对此,应准确理解“一体化”和“高质量”的意义和要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纵深推进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这两大关键。

  要从国家发展大局来深入认识两个关键

  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都是国家发展战略,将两者作为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需要我们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准确认识双城经济圈建设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

  首先,要从高质量发展的统领性来认识两个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充分说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统领性要求,对其他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将发挥决定性的引领作用。在这种背景下,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同样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将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各个领域,不断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更大的实质性进步,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其次,要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紧迫性来认识两个关键。在全球经济、产业和贸易格局发生重要转变的情形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国内发展现状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仍未完全建立,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还时有发生,各类商品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尚不充分等问题,对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发挥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经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国内外其他典型地区相比,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在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继续全方位提高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水平无疑是重中之重。

  最后,要从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针对性来认识两个关键。与其他区域重大战略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经济总量、区位优势、产业层次、核心城市量级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方面需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增强重庆和成都两座核心城市的发展能力,并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量级,为整个成渝地区的发展提供根本动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探索更高水平、更加有效、更加精准的一体化路径,从各个领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持续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缩小核心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发展差距,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为其他地区作出表率。

  要把握两个关键的一致性、关联性和长期性

  在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并非是相互独立、相互分割的发展目标,而是具有密切联系和相互促进的系统要求。

  要准确把握两个关键的一致性。虽然“一体化”和“高质量”分别是从不同角度对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的发展要求,但从推动双城经济圈发展的目标看,两者在夯实和提高双城经济圈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和地位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一致的。与其他区域重大战略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唯一一个所辖区域全部位于西部地区的区域重大战略,这就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平衡等目标上具有特殊国家使命。在这种背景下,坚持以一体化发展提高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体化水平、以高质量发展增强双城经济圈的综合实力,既能助推双城经济圈建设各项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有助于稳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整个区域发展战略体系中的地位。

  要准确把握两个关键的关联性。“一体化”和“高质量”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认清这种联系有助于提升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工作的效率。一方面,一体化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倘若区域一体化进程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整个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是难以顺利实现的。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任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都必须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否则最终整体的区域一体化效果就难以保障。因此,在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两个关键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坚持以一体化支撑高质量、以高质量引领一体化,在推动要素流动、交通连接、产业合作、生态共治、制度衔接等一系列领域的一体化进程中,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在高水平推进各个领域一体化的进程中,实现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要准确把握两个关键的长期性。在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清醒认识到无论是一体化发展、还是高质量发展,都不是轻松实现的短期目标,而是需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的长期目标。在一体化发展目标上,根据发展水平的不同,一体化发展可以划分为初度一体化、中度一体化、高度一体化和完全一体化等不同发展阶段,一体化水平越高,其实现难度就越大。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上,也存在由较低发展质量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逐渐演变的历程。结合当前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比对国内外其他典型区域,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处于由中度一体化发展向高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期,也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面对这一情形,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坚持长期思维和问题导向,通过持续有效破解制约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诸多难题,稳步提升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在实践中落实两个关键的方向和建议

  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在下一阶段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抓手并夯实支撑双城经济圈纵深推进的制度基础。

  要坚持以高度一体化为目标。伴随着双城经济圈一体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坚持以高度一体化为目标。在要素流动上,要强化成渝两地政策协同,继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连接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两地公共服务一体化便利化水平,扩大高频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高频事项“免证办”范围,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在产业合作上,要推进成渝两地产业协同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和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等平台合作,加快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区域合作上,要加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等改革,纵深推进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持续优化成渝中部地区协同发展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

  要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引领各区域重大战略未来发展方向的根本要求。在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尤其是不断提高双城经济圈内部一体化水平的过程中,要立足双城经济圈各地比较优势,坚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根本抓手,不断提高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水平。一方面,要引导双城经济圈立足制约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短板,协同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等工作,持之以恒抓龙头带生态,促进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持续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形成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的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考核为保障。实现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是纵深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根本目标。鉴于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属性,确保双城经济圈能够始终朝向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就需要加快健全适宜于双城经济圈发展实际和特征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一方面,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共性特点,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对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地工作进行系统考核,在破难题、补短板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实际和特定目标,在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发展富有巴蜀特色的多元消费业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科研体制、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等领域,精准设置差异性、针对性指标,对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地工作进行分级、分类、分区考核,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功迈向高质量阶段奠定制度基础。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区域与城市经济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