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简介
《口述重庆》是专栏作家马拉采写的一部城市民间生活史角度的人物访谈集,是一本重庆人的生活实录,他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徐徐展开了一幅烟火气十足的重庆画卷。 |
1、母语
一个月前,在重庆南滨路精典书店的《口述重庆——从母城到江湖的民间生活史》分享会暨老友会上,报纸专栏“马拉打望”的主笔、该书作者马拉站在台上,讲述着各种采访中的故事,他接过昔日学生送的鲜花,对着屏幕上分排成一行行的文字读起来:
忠实的母语啊
我一直在侍奉你。
每天晚上,我总在你面前摆下你各种颜色的小碗,
你就可以有你的白桦、你的蟋蟀、你的金翅雀,
像保存在我的记忆里一样。
他说这是波兰大诗人米沃什的诗,三十多年前,在同学们的基础写作课上读过,今天再给你们读一次。时空重现,它还是心中最爱的诗。
忠实的母语——我以为这是抵达《口述重庆》最本色、最深沉、最哲理的诗句。
母语,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他生下来后的第一语言;对于一个族群来说,则是漫长时间中地域、文化、历史和社会关系的选择与形成。
母语,意味着血脉与根性。
母语,还意味着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习俗、习惯。
母语,是具体的、个性的、感性的、氛围的;包括人事景物,声音、颜色与气味。
母语是无价之爱,甚至是痛爱,是理不清道不尽的眷念和牵扯。
《口述重庆》就是忠实母语,是作者对重庆人的致敬,是对重庆之爱。
2、散落
作者多次提到散落一词。散落在哪里?散落在民间,散落在天涯。作者将散落在民间和天涯的人和事打捞出来,成为“从母城到江湖的民间生活史”。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知道了重庆垫江人任鸿隽和他的夫人陈衡哲的故事。任鸿隽是辛亥革命的元老,1935年任四川大学校长,以“现代化、科学化”为方针,制订“永久计划”和“临时计划”建设川大。他被誉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奠基人之一。
陈衡哲也非常厉害,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教授,著名散文家,著名翻译家,也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作者通过任鸿隽家族后人任尔宁的讲述,不仅将任鸿隽、陈衡哲介绍给我们,还写出了任鸿隽、陈衡哲夫妻与杨绛、胡适等诸多人物的往来。任尔宁的讲述既有经过实证的人物细节,又有历史氛围,独具史料价值。
令人遗憾,任鸿隽先生这样的重庆人,除了少数史学专家,却实在没有多少重庆人知道。又如,作者写的“山城梵高”熊吉炎,也让这个“重庆民间默默无闻但又影响了一代人的画家”第一次进入艺术界的视野。这个“宝元通”创始人之一的后代,“散落”在民间,成为嗜画为生命的“草根”画家。批评家王林教授曾说,彼时国画有陈子庄,水粉有熊吉炎。由此可见熊吉炎在重庆当代美术史上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口述重庆》不少篇什都带有个人史和民间史的特点。个人故事极易流逝,个人讲述极难成史,但是,基于个人、家庭和家族的民间史非常重要。必须有民间史,才能构成完整的史学生态。因此,我们既需要像作者这样的记录、整理、写作的人,也需要更多的人记录和整理自己和家庭的历史。任何人离不开记忆而存在,因此个人史、家庭史和家族史是一份珍贵的记忆。
3、揭秘
人有好奇的天性,往往对寻踪探秘感兴趣。
《口述重庆》也有很多揭秘点。作者不是进行新闻报道,如“倒金字塔式”那样将重要点、要害点、关键点在开头一下子报道出来,而是有技巧、有波澜、有控制地打开故事和人生的“盲盒”,在些许看似平淡中拿出他的“金蔷薇”。
从书中,我们知道:嘉陵江大桥桥名是“非著名书法家”李德益先生所写,北温泉、鹅岭公园、冠生园、枇杷山红星亭的名字也是他写的。李德益先生其实是重庆博物馆的一名美工。
解放碑的钟一直在“摆”。那个长期“爬碑”去上发条的人叫胡明富,他当时的工作“待遇”不错,组织上专门为他配了一块进口手表和一辆英国自行车。
我们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曾经就读磁器口小学时,有一个老师叫吴泽碧;著名作家汪曾祺读高中时,曾给女同学夏素芬写了一黑板的情诗,被后来生活在重庆的女同学章紫看见了。
我们还知道了一些工厂史。国家“一五”计划期间,作为苏联援华项目的重庆茄子溪肉联厂是怎样选址、建设及生产的;重庆冰厂是怎样生产出青鸟牌冰糕的。在中国的工业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很多老厂、老店都不复存在,但我们应该为它们立言留影。
4、底色
一个城市的底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普通人或市民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重庆人性格强悍的一面如何形成?历史大事件肯定是重要因素,不过日常生活也是重要原因。作者所写的女抬工张素珍婆婆“到40多岁,她还能担200多斤,还能扛铁皮捆的棉花包100公斤,上跳板,肩膀上垛”。重庆女性与北方女性的家庭地位大不同,能独立出去干活挣钱,甚至比男人更蛮得。
强悍只是一面。在《两家姐妹淘,半个世纪情》中,作者则写出了“姐妹花,嘻哈哈;两家亲,半世情”;而在“一个人推出的影像巨著:《二战纪实影像图典》”的讲述中,我又见到了老友张海星。他虽然是一个企业家,但凭一己之力(当然他兄弟等也在帮助)主编和出版了8卷本《二战纪实影像图典》中的《中国卷》上下册和《日本卷》上下册,《美国卷》上中下册,书中资料非常珍贵。
《口述重庆》有不少方言土语,人物的讲述直接、随意、生动,甚至有的话语低至尘埃。不过,不少土语令人乐呵,带有土味的不少警句,也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