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简介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作家李国文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
凛冬已至,早春不远;至暗时刻,黎明之前。
正如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去春来,这是时间的规律。不过,四季轮回,冷暖交替,从来都没有绝对明晰的界限。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李国文的小说《冬天里的春天》,体现的正是“冬天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天里也会有冬天的严寒”。
冬天和春天,既是时代环境的象征,也是人物命运的隐喻。
小说的主人公于而龙抗战时是石湖游击队长,新中国成立后是某大型工厂的厂长。当年,他的妻子芦花是游击队指导员,却被人黑枪打死,成为历史之谜。动荡岁月结束后,依然铁骨铮铮的于而龙决定重返故乡石湖,带着满身的伤痕,追查40年前的真凶。
《冬天里的春天》首次出版于1981年,那一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也都已经陆续启动。不过,李国文并没有停留在“伤痕”文学的悲情控诉,也没有局限于“反思”小说的激烈叩问,而是以极具创新的艺术手法,为这部小说提供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价值厚度。
在人物形象刻画上,李国文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那种“高大全”“脸谱化”的影响,更加注重突出个性化和复杂性。
反派人物王纬宇,集狡猾、阴险、邪恶、冷酷、肮脏于一身,极其擅于投机伪装,在现实中左右逢源,到处作恶。他本是地主大户的儿子,为混进游击队,骗取战友信任,竟刨掉父亲坟墓,用血书写入党申请书;他勾结汉奸出卖游击队的阴谋败露后,凶狠地向芦花开了黑枪;他的真面目即将被曾经的恋人四姐揭穿,就果断对其痛下杀手;他可以记住“将军”的每一次生日,言语表达极具煽动性和迷惑性……
“如果需要,地狱的门也可以去敲!”这是王纬宇的人生哲学。这种典型的两面人如果不能及时铲除,继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即便是春天到来了,冬天也并未走远。
重返故乡的于而龙,在三天两夜的时间里,回溯了历史记忆,总结了经验教训,找准了方向目标,终于揭穿王纬宇这个具有“狐狸加上狼的双重天性”的真面目。
在小说结构上,《冬天里的春天》一改传统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的模式,采取“忽而现实,忽而追想,忽而彼时,忽而此地,时空颠倒,空间交错”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呈现出难能可贵的结构美,在当时具有“开先河”的意义。
抚摸伤痕,反思追问。寒冷漆黑的冬夜怎么会那么难熬,等待黎明的过程怎么会那么痛苦,生活在幽暗年代的人们为何那样无奈绝望,历史在某一时刻怎能如此颠倒黑白。
在不堪回首的动荡年代,尽管于而龙功勋累累,却连女儿都无法保护。
女儿于莲的专业是绘画,然而,仅因为作品色彩太过绚烂就被定性为黑画,惨遭迫害。
于莲的那幅画叫《靶场》,画的是原野上,实弹演习结束后,战士们虎气生生,周围硝烟未散,阳光和煦,白杨钻天,一派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关于这幅画,于莲曾和父亲曾有过这样的探讨交流:
女儿说:“那是一个不可能有笑的冬天,爸爸!”
父亲说:“冬天孕育着春天的生机,你应该画出希望来。”
女儿领悟了父亲观点,欢欣地说:“冬天里的春天,这大概是所有巨大历史转变时期,必然出现的自然现象。我要把它画出来。”
然而,在黑白混沌的年代,展现浓郁醇厚的春天气息,描绘绚丽缤纷的春天色彩,竟然被曲解为“敌意的嘲笑”和“末日的审判”。
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都是有罪的。在暗黑者的心中,连色彩也是刺目扎心的。在文化的沙漠中,又怎么能开出文明之花呢?
这部小说里最刺痛人心的,是廖思源的出走。
廖思源在国外求学期间,靠自己在餐馆里洗盘子谋生。学成回国后,他成为动力学权威,担任厂里的总工程师。
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个生龙活虎、豪情满怀的男人,因工作优秀曾受到中央领导接见;上世纪60年代苏联专家不告而别后,他更是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厂里,身染重病,用大鞭子抽都不走,最终造出了具有中国风格的产品。
然而,在那个动荡年代,这个知识分子不仅被剥夺了一切,而且失去了钟爱的妻子。
冬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了,但廖思源决定出国。他这样解释:“心灵上的伤痕,是永远也不能愈合的。”
如何治愈心灵的创伤?在给廖思源的信中,于而龙这样呼唤:“回来吧!生活的河流总是滚滚向前,而且也不会倒流,但是,有些时候会产生挫折,有些迂回,甚至在个别地方,和局部环节上要倒退一些,那也无关宏旨。春天已经来了,它就不会再退回到冬天里去。”
唯有理想信念,唯有家国情怀;唯有向阳而生,唯有逐光而行,才能卸下历史沉重的包袱,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正如李国文在小说中这样阐释:“把心和老百姓贴在一起,才明白真正的春天,是在人民群众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