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以场景营城加快推进成渝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
第006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
以场景营城加快推进成渝数字文旅产业发展
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1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场景营城加快推进成渝数字文旅产业发展

罗晶

  近日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明显跃升,着力打造大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串珠成链打造文旅融合精品。场景营城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为着力点,以创意为基础、资源为依托、体验为导向,有利于挖掘消费潜力,引领消费潮流,拓展消费空间,延伸消费链条,助力成渝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建文化旅游走廊,同绘巴山蜀水画卷,要以场景营城加快推进成渝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新技术赋能场景营城更新,打造成渝数字文旅新业态。一是以数字技术推进成渝文旅消费场景供给侧转型升级。鼓励成渝企业、高校及研发机构协同攻关NFT、AI、VR、AR、XR、MR、CR、6G等新一代文旅消费场景应用技术,加强成渝数字文旅产业“云、网、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智能化计算”的技术链,实现用户洞察、用户体验、产品创新、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提质增效,逐步完善成渝数字文旅“设施—场景—服务—人”产业链。二是以文旅消费场景全面拓展成渝数字文旅沉浸式体验新业态。突破时空界限,营造虚实共生的名胜古迹、工业遗址、文博文艺、科普文教、体育竞技、特色宿集、亲子研学、影视演艺等文商旅体跨界融合惠民的消费新场景,充分释放市民个性化、参与式、交互性的场景体验新需求,结合“City Walk”行走式线下体验空间,以可品、可触、可闻、可听、可观的场景体验,实现见人、见物、见往事、见未来,开启成渝数字文旅叙事时代。三是以“成渝智作”文旅IP消费场景推动运营变现。搭建成渝文旅“智能云”新平台拓展远程客源市场,分析客源结构、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以新时空、新价值、多维度、多频次触达用户情感体验,以“成渝智作”文旅IP为社交货币,降低拓客成本,以云看展、云直播、云演出等“云旅游”新模式促进云交流,共享成渝文旅消费场景的“流动钱包”。

  以新内涵促进场景营城提质,培育成渝数字文旅新亮点。一是推进落实成渝文旅消费场景工程及内容的创建标准。推进成渝文旅行业协会制定场景创新工程的建设标准,促进成渝全域文旅场景创新工程的平面空间、立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提升成渝文旅消费场景内容的在地转化质量,选择蕴含优秀巴蜀文化、具有正能量的剧本故事、表达风格,向消费群体输出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加快打造成渝文旅消费场景新磁场孵化试点。以成渝全域旅游示范创建为抓手,着力打造与重庆“洪崖洞”“山城巷”、成都“夜游锦江”、乐山“夜游三江”、自贡“夜游釜溪”等同现象级的成渝文旅IP消费场景示范样板工程。培育“巴蜀文脉”人文旅游场景、“巴蜀风韵”民俗旅游场景、“巴蜀脊梁”红色旅游场景、“巴山蜀水”生态康养场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发挥磁吸效应。三是加大释放成渝文旅消费新场景的乘数效应。以光影效应结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地势、河流、建筑等独特风貌,创建VR文化公园、VR文博展览、AR灯光秀场景等,开拓以成渝城市天际线为特色的夜间文旅消费场景,以“文旅+”场景串联激活“夜经济”消费,持续加码利企惠民政策,促使全时全域处于高客流运行状态,从供需两侧助推成渝文旅“夜经济”提档升级。

  以新融合释放场景营城活力,构建成渝数字文旅新格局。一是增强成渝数字文旅企业场景营造的社会责任感。鼓励成渝数字文旅企业开展消费新场景实测和验证,贴近客源需求精准供给黄金水道、壮美三峡、嘉陵山水、红岩遗址等精品文旅场景,鲜明地展现巴蜀文明背后的精神力量,将文旅消费新场景建设纳入旅游目的地社会治理,坚持社会和生态效益优先。二是健全成渝数字文旅企业贸易互通的协作机制。支持成渝数字文旅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升国际视野、聚合行业资讯和数字化营销能力,积极参与国际文旅贸易互通,发挥巴蜀文旅场景比较优势,促进场景技术、内容资源、设备设施等方面的有效互补,共享平台信息、共制行业法规、共抵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共绘成渝文旅消费场景媒体融合传播的新图景。借助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开设“成渝文旅场景创新”专栏,精选内容、精准投放。培育具有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且融通中外的成渝文旅消费场景,提升巴蜀文明国际感召力,以轻松快捷、立体活态的集约化、品质化、高效能传播方式,赢得海外民众的文化认同与尊重,深刻感受“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文化艺术魅力。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