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简介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千里江山图》(2019—2022),以1933年设于上海的党中央机关的战略大转移为背景,描写了上海特别行动小组在实施“千里江山图计划”时克服各种困难危险,勇敢完成任务的故事。小说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氛围,故事情节铺陈奇崛,并夹杂了复杂的世态人情,使得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既真实传奇又对人物刻画精细,也做到了叙事的文学性与内含的思想性的有机融合。 |
开栏语
茅盾文学奖,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崇高荣誉,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光荣和梦想,代表着中国文学追求的永恒和不朽。
本期起,我们推出专栏“写在茅奖边上”,通过梳理茅奖作品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来体悟中国文学承载的公心和使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更愿意从小场景、小细节出发,俯拾潮水涨落之间留下的珍珠贝壳,打捞风起帆动之间的细微变化,雕刻人物灵魂,洞见时代步伐。
“写在茅奖边上”,白纸黑字,不负经典。
大地微凉,江山风雨。草蛇灰线,伏笔千里。
陈千里,《千里江山图》的千里,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他被上级派到上海,任务是重启“千里江山图计划”。之前,上海特别行动小组因内奸出卖,大部分成员被抓,随后又被放出作为诱饵,时刻处于监视之下。
临危受命,孤勇涉险。陈千里要做的,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敌我不清之中,完成一场事先张扬的千里大转移——把中央有关领导从上海撤离,转移到瑞金。
这是小说《千里江山图》的故事主线,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初那场秘密转移行动。
“这不仅是千里交通线,更是千里江山,我们撤离上海,就是要把革命的火种撒遍全中国。”这是上级对“千里江山图计划”做出的价值阐释。
千里江山,志在燎原。
由此,一场事关忠诚与背叛、潜伏与暴露、追杀与反击、爱情与阴谋的对决,在历史的天空,在绵延的大地,隐秘无声而又惊心动魄展开了。
陈千里的掩护身份,是一位字画铺老板。到上海后,他与上级派来的“老开”接头对话是这样的:
“我想找一幅宋画。”
“那可不好找。”
“受人之托,找不到也得找。”
“那您说说看是哪一幅?”
“《千里江山图》。”
“你打开窗朝外面看。”
“说的是,这些人就是江山。”
这是作家孙甘露的匠心独运,不仅让小说《千里江山图》与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构成互文关系,同时也巧妙地通过接头暗语,让“千里江山图计划”呼应时代精神内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那么,到底又是凭借怎样的力量,认清叛徒面目,突破敌人封锁,摆脱重重围堵,克服层层困难,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唯有信仰,只有理想。
面对复杂格外清醒,面对牺牲特别淡定,面对诱惑异常笃定,面对狂风骤雨始终保持从容冷静,这一切,都因信仰的力量,都因理想的召唤。
作为上级派来的同志,陈千里用尽智慧,和被监视中的特别行动小组成员一个个接头。其中,就有他的弟弟陈千元。
见面后,久别的哥哥这样问弟弟:“涅克拉索夫,这些年你还读吗?”
弟弟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直起身子,背出了一句:“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这句诗,在《千里江山图》里出现过多次,成为打开这本书思想之门的钥匙。
其中,陈千里和恋人叶桃在梅花山的那场共吟,击中人心。
那是早春二月,梅花绽放,满山皆是粉色云雾,因为这对情侣心心相印,整个世界似乎都退却远方。那一刻,他们满心喜悦地背诵的,也正是来自涅克拉索夫《暴风雨》中的这句。
《暴风雨》是一首爱情短诗,讲的是一对恋人相约在天黑后的花园凉亭相会,但傍晚暴风雨突然来临了。男孩原以为养尊处优的女孩不会来了,黯然意冷地来到凉亭后,却发现女孩已经冒雨而来,浑身湿透。
男孩终于明白,比起爱情的美好,暴风雨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不仅不是阻碍,反而成了甜蜜的添加剂。
从容微笑,也是对暴风雨有力的反击。
1877年,涅克拉索夫逝世,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墓前发表演说,说他是普希金、莱蒙托夫之后的第三位大诗人。当时,听众里很多人在喊:“不对,应该排在普希金前面!”不难看出,涅氏对俄国青年的影响多么巨大。原因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那次演讲这样评价:“他热爱一切被暴力和肆无忌惮的残暴所折磨的人们。”
陈千里那一代年轻人,很多都受过苏俄文学影响。小说里,“暴风雨前的微笑”就是一种隐喻:为追求美好的革命理想,不管暴风雨来与不来,这群年轻人都是内心平静,面露微笑。
微笑,是勇敢者最美的姿态。一群人微笑着,坦然赴死,这就是《千里江山图》中最令人心颤的感动。
叶桃临死前,是微笑的。
那是梅雨季节的一个下午,在南京的九条巷,身着雨衣头戴兜帽的叶桃,被来自背后的子弹打倒了。那一刻,陈千里飞奔而来,戴着与叶桃相同的雨衣兜帽。
特务杀手是叶桃父亲叶启年派来的,目标本是陈千里,却误杀了自己女儿。特务头子叶启年以为,是陈千里把女儿叶桃带进了共产党队伍。其实,叶桃早就是中共地下组织的情报人员了,陈千里才是她的发展对象。
那一天,陈千里背着中枪的叶桃,在南京的大街上奔跑。但,倾巢而出的特务,以及大批军警封锁,很快堵死了他们最后的求医之路。
叶桃说,她很高兴替他挡了这颗子弹,还说上级已经通过考验,接受他入党了。
她,微笑着说。一脸平静从容,满城皆是风雨。
卫达夫赴死前,也是微笑的。
这个人平时显得粗糙、油滑、计较、功利,而且特别嗜酒,总是似醉非醒。其实,这个地下党员,心如猛虎,细嗅蔷薇。他假装叛变,赢得敌人信任,终于完成对接任务。
在顾家宅公园门口分手时,陈千里对卫达夫说:“我马上就要上那艘货船,到吴淞口等候。你也可以跟着我去坐坐大轮船。”
卫达夫朝陈千里微笑,说老易(敌人)这里更需要他。
就这样,卫达夫拒绝了这也许是唯一的逃生机会。他微笑着,舍生赴死。
故事最后,在塘桥镇上的小饭店,特别行动小组的年轻人纷纷而来,包括同样有机会脱身的梁士超也来了。他觉得,这里需要他,因为出现的人越多,“鱼饵”的作用就越大,特务就越以为中央领导身在其中。
躬身入局,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慷慨接力;惊险挪移,任务完成。
千里江山,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图景,是先驱者用信仰理念书写出来的。理想信念从来不是一句简单口号,而是写在无数生动的细节之中。
有时,恰如这样一句诗: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