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切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文博事业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内容,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条件。博物馆是文博事业的重要载体,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重要桥梁。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能力水平,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领会思想精髓,把握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原理性思想成果和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新时代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指出了我们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价值,又为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深刻阐明了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基本规律。作为文博工作者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扛起政治责任,以优良的素质和过硬的本领自觉担负起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
强化文物保护,夯实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厚根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优势资源。在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工程中,保护是所有要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要坚持依法保护。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核心,以与文物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文物法律保护制度体系。要坚持保护第一,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打击违法行为;加强文物追索,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树立大保护意识。进入新时代以来,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显著提高,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格局正在形成,特别是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渠道不断拓宽,社会各界向国家捐赠文物、捐资修缮文物的热情不断高涨,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和民间文物收藏队伍稳步壮大。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多元多样,对科学合理利用好文物资源提出了新要求;文物保护队伍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专业人员比例偏低,特别是基层文博机构队伍相当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因此,高质量发展文博事业,必须坚持把依法依规放在首位,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制度与政策、人力与物力等各方面关系,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之路。
运用新兴技术,注入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文博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文物活起来。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发展应用的今天,需要技术加持让文物鲜活、生动、立体、可感,使其变一维为多维、由平面到立体、从观赏到体验,不断丰富和延伸文物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从外在到内化的转变;核心是让文物中蕴含的优秀文化被人们吸收,以期对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科技创新是支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用信息时代的科学理念、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使文物资源禀赋高效转化为文化赋能。要以智慧博物馆建设为抓手,积极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管理,不断强化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要通过文物展示形式的革新,将单纯的视觉体验升级为视听触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提升文物展示的叙事性和可触感,增强互动性和参与度。要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文博宣传和产品形式,通过数字平台、自媒体、社交网站等多平台生态,构建数字化文博产品矩阵。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