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以独具标识度的城市景观集群展现新重庆新形象以推动产城融合 不断增强超大城市发展能力以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不断增强超大城市服务能力以数赋能 不断增强超大城市治理能力以“四重奏”走出现代化基层治理新路
第010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积极探索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以独具标识度的城市景观集群展现新重庆新形象
以推动产城融合 不断增强超大城市发展能力
以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不断增强超大城市服务能力
以数赋能 不断增强超大城市治理能力
以“四重奏”走出现代化基层治理新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推动产城融合 不断增强超大城市发展能力

周学馨

  重庆作为一个超大城市,不断增强其发展能力,是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必然要求。同时,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产城融合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以产业促进城市发展,以城市化推动产业升级,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增强重庆超大城市发展能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坚持以人为本是以推动产城融合不断增强重庆超大城市发展能力的基本前提。人是城市活力之源。以城聚人,以城促产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一是注重人口回流,提升城市发展的吸引力。近年来,我市城市集聚力不断增强,人口净流出状况得到不断改善。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大城市更新力度,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增强人口集聚吸纳能力,建设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城市。二是加强人才聚集,提高城市发展的竞争力。需进一步优化引才“硬环境”、构筑育才“孵化器”、搭建用才“大舞台”、营造留才“生态圈”,促进城市和人才相互吸引、共同成长。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发展的便捷力。要把群众需求作为城市治理追求,把群众的“幸福清单”作为城市治理的“任务清单”。重点打造好“15分钟便民生活圈”,解决好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四是强化基层智治,筑牢城市发展的稳固力。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进一步深化把握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定位内涵、基本构架和功能定位,打造城市运行和治理的智能中枢,发挥基层智治体系优势,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注重产业升级是以推动产城融合不断增强重庆超大城市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城市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一是创新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重庆要通过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协同创新,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和核心功能初步形成,西部(重庆)科学城影响力逐步显现,使重庆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二是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重庆作为国内重要制造业基地,要对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定位,对标“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新目标,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锚定先进制造业不放松,加快推动大项目落地,助力产业链补链强链,实现产城融合,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跃升,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韧性。三是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庆要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上重点发力,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服务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工作,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城市活力。

  创新政策体系是以推动产城融合不断增强重庆超大城市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推动产城融合“以城促产、以产兴城”,需要系列政策支撑。一是加大产业升级政策创新。要落实《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创新集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于一体的“政策包”,助推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二是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创新。比肩成都、追赶东部,加快引进集成电路、计算科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世界级领军人才及团队。制定青年人才在渝创新创业支持举措,加大住房保障、落户便利、创业扶持力度,创造引人留人良好环境。三是加大返乡创业政策创新。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返乡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建设,创造更多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会。四是加大产教融合政策创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扩大招生规模,吸引更多国内外学子来渝就读。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副校长、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22VRC102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