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萝卜刀”之后,近期,一种名为“鼻吸能量棒”的东西在学生中流行开来。其外形是一根棒状的塑料管,里面多是樟脑、薄荷等成分,商家宣称其“纯净无毒”。通过搜索能够发现,不少线上商家在售卖“鼻吸能量棒”,价格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部分产品月销量已达上千件。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盈化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儿童中心主义”让孩子们得到了万千宠爱,家长们对孩子们通常不吝付出。既“不缺爱”也“不差钱”的“00后”“10后”,成了许多商家眼中的富矿。不少家长为了给孩子提神,为了不让孩子在教育竞争中掉队,被“鼻吸能量棒”宣传的效果所忽悠。也有少量家长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没有多想就买来“鼻吸能量棒”,满足孩子尝试和体验的需求。
面对新鲜事物的诱惑,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中小学生,很容易成为跟风和从众者。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鼻吸能量棒”被人为地赋予了“清凉通气”“提神醒脑”“防困”等神奇功能,还被贴上了各种标签,进而成为一种社交工具。
“鼻吸能量棒”看似很“安全”,实际上却隐藏着不小的风险。其成分以樟脑、薄荷为主,有专家指出,它们虽然是天然成分,但是过量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樟脑长期或大量吸入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脏损伤、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未成年人正值身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频繁吸入此类成分,一方面直接对健康造成伤害,不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还可能会降低其对毒品的防范性,使之更易落入“毒陷阱”。
卢梭曾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就是一个“在什么季节开什么花”的过程,因此,要在未成年人和某些不适合其过早接触的事物间,建立起隔离地带。
相关部门要把好校园周边商品安全关,对附近的小卖部、超市等加强抽查监管,尽早发现潜伏在未成年人身边的有害消费品,并强化知识科普和消费警示等。学校和家长则要做好引导工作,在平时留心他们的行为习惯,及时制止其有害行为,多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培养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别被“能量棒”骗走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