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运输全力“加速跑”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巫山全方位立体化监督助力清廉工程建设河滩地生态修复 变身滨江公园茶叶成为“致富叶” 村民生活节节高涪陵同乐羊肉美食文化节启动市水投集团:夯实标杆带动效应 清廉国企建设走深走实
第0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交通运输全力“加速跑”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巫山全方位立体化监督助力清廉工程建设
河滩地生态修复 变身滨江公园
茶叶成为“致富叶” 村民生活节节高
涪陵同乐羊肉美食文化节启动
市水投集团:夯实标杆带动效应 清廉国企建设走深走实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茶叶成为“致富叶” 村民生活节节高

  (上接1版)

  “老顽固”变“宣传员”

  在鸡鸣寺背后的茶园里,48岁的村民马光明正在补种茶树苗,额头上已渗出了汗珠。

  “现在栽茶有搞头,值得干!”马光明说。作为脱贫户,他这几年每年通过茶叶获得的收入超过2万元。

  2019年,金岩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大美茶山专业合作社,准备将鸡鸣贡茶这块“金字招牌”擦亮打响。“当时很多村民不理解,担心又是‘竹篮打水’。”合作社理事长卢贤刚说。

  马光明就是当时顾虑重重的村民之一,他家2亩茶园,一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还不如种红苕管钱。”面对上门做工作的村干部,马光明对发展茶产业完全不看好。

  为此,村里召开村支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等,逐一解答村民的问题,打消他们的顾虑。

  当时69岁的老党员廖先荣是村里的第一批“宣传员”。他和村支部书记桂诚舒等先后三四次上马光明家,给他讲发展鸡鸣贡茶的前景,告诉他利用土地入股发展茶园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可以做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六统一”,提升茶叶品质,就能卖出好价钱,还可以通过“抱团”实现茶叶种植的节本增效。他们为老马算了笔账:一亩茶园管理好了,能收入四五千元,远不是以前单家独户搞种植能比的。

  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马光明以茶园承包经营权折合股份加入了合作社。

  “合作社管理茶园真行!”马光明伸出了大拇指。他自己管理茶园时,一年只施一次肥,几乎没除过草,然后“等”着向茶树要鲜叶。而在合作社的组织下,茶园一年要施好几次肥,春、夏、秋季都要除草,还要修枝剪形。到了采茶季,茶叶叶片更肥厚嫩实,每亩产值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四五千元。

  与此同时,老马通过在茶园务工也有进账,今年就已收入1万多元,去年合作社分红还有1000多元。

  现在的老马信心满满,成了合作社发展茶叶的“宣传员”。

  姜涛介绍,目前鸡鸣乡成立了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组织化、规模化种植,每年统一提供修枝、上肥等社会化服务,在不增加劳动力投入的情况下,茶园为大家带来了更多收益。据统计,目前鸡鸣乡茶叶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较六七年前增加了1000多万元。

  加工提档促村民增收

  金岩村村民贺怀修辨茶可谓练就了“火眼金睛”。10月20日下午,站在城口县鸡鸣茶业有限公司封闭式车间生产线旁,她简单瞥了几眼,就找出残叶等不合格叶片,并麻利地剔出。随后,剩下的鲜叶进入杀青、揉捻等环节,最终制成“黄大茶”。

  “以前主要是加工春茶,一年在茶厂的工作时间只有4个多月。”贺怀修告诉记者,公司开发出“黄大茶”后,她上班的时间增加到近8个月,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作为鸡鸣乡茶产业龙头企业,城口县鸡鸣茶业公司也经历过不少波折。该企业成立于1974年,但在2000年左右因经营不善处于破产状态。2005年,当时在国企工作的唐频接手了鸡鸣茶业公司,努力让其发展壮大。

  “虽然投入了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但每年加工时间短、总产值不高等问题困扰着我们。”唐频告诉记者,其中最核心的是加工技术问题。

  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困难后,政府整合资金300余万元支持该公司开展技术攻关。获得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后,鸡鸣茶业公司陆续开发了以“鸡鸣贡茶”为代表的绿茶、红茶、黄茶、花茶4个系列共30余款产品,大大提升了茶叶利用率、延长了茶叶生产周期、扩大了茶叶产量。

  技术提升增强了鸡鸣贡茶的市场竞争力,鸡鸣茶业公司实力的增强又带动了更多茶农增收。

  目前,鸡鸣茶业公司常年提供就业岗位42个,吸纳临时务工人员74人;通过建立订单联合机制,与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带动鸡鸣乡及周边乡镇的23个村、1600余农户增收;通过建立股份联合机制,与鸡鸣乡祝乐村等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股份联合,村集体通过试点资金项目入股鸡鸣茶业,已累计分红31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