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五个重大关系”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理论概括,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当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建设美丽重庆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尤其要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重庆力量。
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持续保障。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美好生活需要内在地要求建成优良生态环境。在美丽重庆建设中,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让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亮明底线、画出边框,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转型升级,力争做到产业结构由“重”往“轻”发展,朝着绿色、创新发展的方向升级。推广应用新能源装备,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有效降低美丽重庆建设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通过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和绿色消费倡导,推动全市绿色产业发展,在繁荣市场搞活经济的同时,为高水平保护提供硬件支持,从而更好地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保障。
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方法指引。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是系统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深化运用。在美丽重庆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秉持系统思维,坚持协同治理理念。要从重点解决生产生活中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有效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抓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继续强化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老旧城区改造,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明确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比如长江、嘉陵江等跨区域河流治理,必须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需要通过多省市协同治理,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科学方法和措施。
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科学策略。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在美丽重庆建设中,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结合重庆本地自然生态特点,统筹各生态要素,依照重庆域内江河生态规律实施禁渔期管理,针对重庆域内不同气候特点进行林草管理,因时因地有效管理。针对自然修复的局限性,开展创新性生态建设工作,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预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如自然保护区建设,针对部分濒危动植物开展野外观测、野外救助等工作,科学创造条件平衡生态系统,进行人工生态修复。要积极探索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科学的路径和策略。
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体现了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在美丽重庆建设中,我们要构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主体动力模式。健全重庆生态环境保护所必需的外部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同时,激发市民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并将其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加大外因主导力度,加快法治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强力监督、严肃问责,让制度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外部约束和可靠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让生态文明理念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培育生态文化,激发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让绿色生态建设者、保护者、贡献者都能切实得到实惠,实现生态责任和利益的双向转化。通过健全制度和激发市民参与美丽重庆建设的积极性,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稳定的约束和动力。
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行动指南。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美丽重庆建设中,要明确“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内涵。统一认识,规划自主行动。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坚决落实承诺的“双碳”目标,把“双碳”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也要从重庆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行动和策略上稳中求进,充分考虑本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现实问题。要在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确保传统能源逐步退出,从而在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关系层面,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重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2SKGH22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