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重庆日报创新推出的理论视频栏目《理响青年》,以视听结合的方式、用理论之光照亮青年之路,走出了一条“厚重理论,轻巧传播”的宣传新路。如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决定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媒体可以通过满足受众需求,影响“积极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在短视频已成为青年记录日常生活、开展社会交往的伴随性媒介的背景下,理论宣传视频同样需要通过不同方式满足青年认知需求、社交需求、情感需求和认同需求,不断探索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方法路径。
转变话语方式,不断满足青年认知需求
要与青年话语体系进行衔接,通过将“有意义”的理论短视频做得“有意思”,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不断满足青年认知需求。一要精心策划选题。既要紧跟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又要将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将理论阐释的重点与时下热点结合起来;要在具体选题操作中“中位切入”,让选题上可延展宏大叙事、下可触及百姓细微日常,通过增强受众代入感,让青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要转变讲述方式。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要精心打磨文案,充分发挥讲述者现场体验或出镜的作用,抓住故事中的典型场景和细节,增加故事鲜活度,如《让艺术为乡村插上美丽的翅膀》等视频。三要将理论视频产品系列化。将抽象的理论拆解成重要知识点,逐一说深讲透,又要在视频传播过程中,使受众能够将一个个知识点“组装”成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如《健康中国》《红岩里的青年》等系列视频。四要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增强理论传播深度。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与热情,用青年听得懂的语言将理论说深说透。
创新表达形式,不断满足青年社交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平台是Z世代内容消费的主战场。要抓住他们对内容产品的消费偏好,打造青年真心点赞、乐于分享的“青春态”视频产品,满足青年社交需求,促进视频产品的“二次传播”。一是时长要短。要充分考虑到视频平台传播特点,时长一般不超过三分钟。二是精心打磨标题。避免将官方文件中的小标题直接用作视频标题。要用有限的字数将视频亮点和价值直接展示给用户,抓住用户注意力,提高作品打开率。三是精挑画面、精心包装,打造符合青年审美观的视听产品。要打破传统剪辑方法,优化镜头的蒙太奇组合效应,大胆使用AI、AR、VR、XR等新技术手段,强化后期数据视觉化包装,提升画面感染力和冲击力,给青年炫酷的视听感受。四是创新产品形式。鼓励创作者将动漫、歌曲、微纪录片、微电影、RAP等青年喜欢的产品形式用于理论宣传短视频创作。
线上线下互动,不断满足青年情感需求
理论宣传视频不仅要培养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增进社会责任感,还要通过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让青年获得尊重、接纳、信任和归属等情感,不断满足青年情感需求。一是在整合传播渠道,拓展青年受众数量的基础上,结合视频的标题、关键词、垂类信息等基础元信息及用户画像进行算法推送,帮助青年快速找到感兴趣的视频内容,以视频为媒介,与性格、兴趣、经历等方面具有“人格相似性”的视频创作者开展“对话”,获得价值认同,建立情感纽带。二是持续开展线上互动,引发情感共鸣。通过创设直播、连麦等场景,缩短视频创作者与青年之间的时空与心理距离,增进相互信任;要适时开放短视频平台的留言、评论、弹幕等功能,及时回复受众评论,强化青年与栏目之间的情感联系;要搭建微信群等线上线下社群,聚合兴趣相同的青年,通过交流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群体归属感。三是持续开展线下沟通,激发情感共振。邀请高校教师、专家、“网红”视频创作者走进青年群体,与青年真诚交流、引发情感共振,拉近与青年的距离。
助力角色转变,不断满足青年认同需求
短视频社交平台,青年学子既是阅读者,也是创作者。助力青年从视频受众向内容生产者角色转变,满足他们自我认同的需求,为理论宣传提供更多鲜活的视频产品。一要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成为理论宣传视频的生产者、创作者。要引导青年学子在学习、实践、生活中拍摄记录更多反映时代进步的真实故事,创作更多具有思想性、可看性的视频作品。《在乡村振兴中展示青年力量》《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等视频,正是高校师生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中记录的真实故事。二要通过举办各种有奖主题征集活动,点亮青年学子参与视频生产的热情。要结合“建党节”“国庆节”“青年节”等重大节日,以及“春节”“元宵”“中秋”等中国传统佳节,在高校开展主题视频有奖征集活动,引导高校学子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要打造高校理论视频生产MCN,赋能青年学生视频生产。邀请高校以及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的视频制作和传播专家定期开展讲座,指导青年学子视频创作,提升青年学子创作能力;与抖音、B站等平台开展合作,为优秀视频提供流量等方面的支持,让好视频被更多人看见。
(作者系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