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重庆市推进以区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指出,发挥区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县城是中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重庆该如何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基本市情,发挥好区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本报约请了三位专家学者谈谈他们的看法。
——编者
以高质量的产业合作实现区县城协调发展
蔡之兵
作为我国区县最多的城市,重庆如何在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这一基本市情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能够发挥主城都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城乡区域高度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有效路径,是决定重庆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未来区域合作必须以产业体系的培育为根本抓手,发挥大都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主城都市区极核引领功能,切实增强山区库区区县城的内生发展动力。
要立足比较优势选准产业。一方面,选准产业要求各区县能够清醒认识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对重庆山区库区区县城而言,要全面梳理已有的发展要素和产业,深入分析产业与地区禀赋和特征的契合度,充分比对与禀赋相似县城的差异性和竞争性,确保最终选出的产业高度契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具备发展壮大的可能,这是破解山区库区区县城发展难题的根本前提。另一方面,选准产业要充分考虑国家和重庆的发展需要。从国家看,当前我国的产业体系正处于快速演变时期,不同类型产业的发展前景呈现高度分化特征;从重庆看,重庆目前正处于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多项重大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期。山区库区区县城的产业选择要瞄准国家和重庆发展大局,在符合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做强1—2个主导产业和1—2个特色产业。
要利用互补优势做大产业。一方面,主城都市区和山区库区区县城的产业合作要强调精准性。在山区库区区县城确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后,应立足其在发展主导产业上面临的技术供给、要素供给、制度供给等难题,系统制定问题和需求清单,由相关部门根据主城都市区的各自优势和长处,加快构建主城都市区和山区库区区县城的结对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主城都市区优质资源要素赋能山区库区区县城的主导产业发展,针对性地破解主导产业发展难题。另一方面,主城都市区和山区库区区县城的产业合作要强调多样性。《重庆市推进以区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重庆的区县城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即大城市周边区县城、专业功能区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县城。各区县城应坚持优势互补的总体原则,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创新化、有效化的产业合作模式,最大程度增强各区县城主导产业的发展能力。
要培育竞争优势做强产业。一方面,要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在培育山区库区区县城主导产业的过程中,应对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对政策扶持力量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关系变化保持清醒认识,始终确保产业体系的市场竞争能力处于增强趋势,避免形成对政府政策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要树立质量、标准、品牌意识。由于大多数区县城处于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主导产业也多以农业、初级制造业及文旅产业为主,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消费者的直接感受密不可分。培育这些主导产业应尽快树立质量意识,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树立标准意识,为产业生产和服务各个环节设定清晰科学标准,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安全;树立品牌意识,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工具,尽可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区域与城市经济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创新“强镇带村”体制机制 助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丁瑶
小城镇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乡村,是联动城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离不开小城镇的良性发展。实施“强镇带村”工程,是从细微处着眼,推动城乡人民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要按照规模适度、突出特色、强化功能的原则,立足资源禀赋、发展实际和自身特点,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找准做强镇域经济、带动乡村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是做好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对具有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的小城镇,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以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为特色的专业功能镇,建成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名镇名品。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3+6+X”农业产业集群,聚焦提升全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立足本镇的自然、区位、人文、农业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都市农业、种业农业、智慧农业,适度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强镇建设,对接引育适合本镇的产业链条和环节,支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培育打造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或乡村旅游金招牌。
二是美化靓化城镇人居环境,打造功能完善的“小而美”精致城镇。通过实施“强镇带村”工程,聚焦经济实力较强、人口集聚态势显著、基础好潜力足的大镇强镇,将其作为新城区、新组团进行培育,支持纳入区县城规划建设范围,打造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区县域副中心。学习借鉴浙江等先进地区基层农村实践经验,打造一批率先振兴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同时,撤并“空心村”“空壳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筹措资金重点完善区县城到城镇到乡村的交通、能源、水利、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小城镇吸引力。
三是用好用活“三资”平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要创新思维,多给乡镇干部、村社干部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升素质,提振他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其次要创新机制,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激活资产资源、发挥权属效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鼓励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权。更好发挥小城镇桥梁纽带作用,统筹整合、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通过股份制改革盘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构建以农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整合农村、政府和社会各种资源要素的产业发展平台。
四是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城镇乡村善治水平。继续强化基层党建,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城镇对乡村的统领带动作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创新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建设,构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和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支撑,提升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城镇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形成治理合力。(作者系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
加快推进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步伐
王志章
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枢纽,承载着县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任务,是引入外部发展资源主要入口和县域发展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牛鼻子”。迈向新征程,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必须把加快推进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精准定位区县城功能,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一是结合新重庆建设的现实要求精准功能定位,守住区县城边界,提质老城区,加快补齐县域交通功能、生态功能、休闲功能、医疗功能、教育功能等短板,提档升级整体形象。二是完善老县城与产业新城的交通道路、地下管网、亮化绿化、生活设施等建设,改造提升区县城大型卖场、特色商业街,开发新型消费集聚区,提振人气,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三是“先建机制、后建工程”,从“小切口”着手,以“四好农村路”为牵引,畅通交通“微循环”,推动公共基础设施覆盖乡村、延伸到院坝到农户,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确保县域内外畅通便捷。
构建城乡物流骨干网络,健全以县城为中心的配送体系。一是充分发挥邮政、交通、供销、商贸等网络优势,建设集冷链物流、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形成统一的县级物流服务中心。二是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推广抱团进村、驻村设点等模式,实行“联配联送”,推动全市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形成城乡一体的统一大市场。三是建立“一个乡镇、一批货、一辆车、一站到达”运行机制,实现建制村“村村通快递”,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让农村生产生活市场活起来,惠及民生福祉。
推动区县城资源要素下沉,让农村农民享受更多优质公共服务。一是推进区县城公共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不断提升医疗、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对接,确保农村居民公共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均衡性和可及性。二是加快培育县域内各类技术技能和服务管理人员,出台激励政策,完善基层技术人才职称职务晋升、薪资待遇激励制度,强化持续“造血”能力,做好传帮带,构建县域梯次人才队伍。三是支持基础条件较好、产业相对集中、人口稠密的县城建立患者数据集成共享、远程视频会诊、远程影像会诊、教育教学系统“四大平台”,推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让“下级检查、上级诊断”成为现实。
坚持走好生态发展之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家园。一是推动区县城产业园区改造升级为生态产业园,加大生态资源承载力建设,发挥多功能作用,为县域绿色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优先选择发展县域绿色生态产业,有条件的区县要积极探索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三是突出示范创建,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培育壮大绿色优质生态产品,打造一批绿色发展样本县城,建成宜居宜业和美家园,不断增强乡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者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