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激活本土资源助推清廉重庆建设走深走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用好“大思政课” 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以“六个一”助推乡村人才结构重塑
第007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
激活本土资源助推清廉重庆建设走深走实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
用好“大思政课” 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以“六个一”助推乡村人才结构重塑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观察

以“六个一”助推乡村人才结构重塑

李登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亟需重塑乡村人才结构,坚持培留引相结合,构建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回引外出务工人员、吸引返乡大学生、引进外来高科技人才、联动在外成功人士为多元支撑的新型乡村人才体系,为农村发展提供跨领域、跨层级、跨地域的人才保障。

  广泛凝聚共识,造好“一个势”。让农村成为人才向往之地,关键要推动价值重塑,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乡村人才、优待乡村人才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把乡村人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党管人才、合理配备人才、积极引育人才的工作合力。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农村发展潜力和各项优惠政策,推动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向农村转移,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乡村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良好平台。积极探索乡村人才职称评定机制、绩效奖励机制,对乡村人才创业扶持、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予以优待,提高社会价值认可度。村两委要树立“大人才观”,给予乡村人才更多的情感包容和价值肯定,营造开门纳才、善待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激发乡村人才活力。

  强化技能培训,办好“一个班”。本土人才是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各级政府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紧跟社会发展趋势,适应农村生产方式变化,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专家学者、农技人员走进农村,开办“技能培训班”,系统讲授种养业、旅游业、加工业、服务业相关专业知识,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不断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村两委要坚持以产业带人才、以项目育人才,采用“夜校”“院坝会”“结师徒”等方式,围绕发展堵点、技术难点、生产弱点,组织能人传授技巧、分享经验,不断扩大乡村人才培养面;鼓励农民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生产运用能力,拓展就业创业覆盖面。

  大力引进人才,打好“一张牌”。农村发展仅靠本土人才还远远不够,要以乡音、乡味、乡情为纽带,打好“感情牌”,大力回引在外人才、吸引外生人才。各级政府要依托本地在外企业家商会、人才招聘会等,搭建人才回流渠道,引导在外务工人员、成功人士、毕业大学生等回户籍地、工作地、感情地创业发展;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帮助外生人才安家落地。村两委要开好本土人才返乡座谈会、外生人才来乡接洽会,给他们讲发展、讲机遇、讲未来,引导他们回乡创业;采用发信息、打电话、致函电等方式,与本土在外人才、外生来乡人才保持密切沟通,争取他们在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提升配套服务,筑好“一个巢”。给乡村人才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各级政府要加强水、电、路、通信、物流“五网”建设,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构建道路联通、物流畅通、信息互通的保障体系;推动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殡葬等基本公共服务提档升级,让乡村人才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村两委要优化内部环境,积极发展村级公益事业,为乡村人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大力营造筑巢引凤、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做好人才管理,建好“一个库”。乡村人才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推进规范化、系统化、数字化闭环管理,实现乡村人才的有序更替。各级政府要探索建立乡村人才管理制度、登记制度,为符合条件的乡村人才颁发证书;加强城乡人力资源调配,做好城乡人才统筹使用,推动城乡人才有序流动。村两委要分门别类建立本土人才、外生人才、在外人才台账,进行阶段性更新和过程性管理,建设完整、规范的乡村人才信息库,形成对乡村人才存量、增量、流量的动态掌控;积极为在库人才匹配资源、安排任务,让乡村人才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和空间。

  强化党建统领,夯实“一座堡”。基层党支部是乡村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坚实依靠。各级政府要探索建立乡村人才培养、回引考核机制,指导农村党支部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强化战斗堡垒作用,加快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成为乡村人才情感之家。村党支部要严格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村两委干部政治素养,积极帮助乡村人才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意识,给乡村人才扎根基层、放手发展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作者系市委办公厅驻酉阳县花田乡挂职党委副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