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梁晓声的读书幸福观乡村振兴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重温米兰·昆德拉笔下的经典句子《长安三万里》官方图书来了
第012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体会梁晓声的读书幸福观
乡村振兴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重温米兰·昆德拉笔下的经典句子
《长安三万里》官方图书来了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会梁晓声的读书幸福观
——《读是一种幸福: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读后
周航

  古今中外,劝人读书者可谓多矣,所留佳句不可胜数。诸如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在其《论读书》中也有“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等诸多至理名言,其中道理早已深入世道人心,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从社会发展还是个人情感,各个层面都已说得极为通透。不过,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一部散文随笔集《读是一种幸福: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仍相当值得关注,该书还位列今年5月的“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中。

  这本散文集汇集了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之路的经典散文,文字真诚质朴、幽默温暖,作家的笔在坚与柔之间变换,从心态上精神上感情上紧贴大众。平心而论,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的这本书,从市场角度来说确实有风险,毕竟谈读书这一选题实在是有些老旧了。难道一个实力作家和一家顶尖出版社会轻易去做一件无意义的事?带着这个疑问翻开了这本书,当读完首篇《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你就会被梁晓声朴实的文风和真诚的态度所打动,继而燃起读下去的热情和兴趣。

  书的开篇,作家就告诉读者,只有读书,才像阳光那样不分高低贵贱地惠及每个人;只有读书,才能让人精神充实和文化自信,才可让人忽略诸多外在的华丽而真实、有价值地活着。作家的感慨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直指我们所面临社会现实之下的人生。当今的社会和科技正快速而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人的精神世界也呈现碎片化的状态,迷茫、焦虑或许正降临在我们的头上,不少人都浸染在一个无法抗拒的时代性的泥淖中,我们该怎么办?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即讲人与读书的关系,肯定了读书对人生的价值,尤其对当下身处迷茫与焦虑中的青年人,或者对正在成长中的苦恼少年而言,读书是一剂医治心病的良药,是一次“醒脑”的最佳选择。在书里,这位老作家娓娓而谈,回忆了自己的读书历程,直面现实和人心。出身不好、面对社会各种不公与人生坎坷时,怨天尤人终究于事无补,唯有读书才能让人摆脱精神的困境,从而改变人生的不堪。如此劝导良言正是全书内在的思想主线,也是读者读下去的强大牵引力。

  全书共分三辑:“书中岁月长”“安顿好内心”和“情深人世间”,总计45篇。从内容来看,第一辑主要写读书、藏书、作文、文学、读书与人生、读书与情感,告诉读者“书”的产出、欣赏、文体及意义等丰富性,让人感受到作家深邃的内心。第二辑表面看似与读书关联并不密切,实际上是从读书转到个体精神的建构,但凡青春、意义、困境、做人、爱憎、时间、大学、心灵、诗韵、美,都从作者的笔下汩汩流淌而出,让人感受到多层面的人生与生命的深层认知,其正向能量饱满丰盈,给人无限感动和向上的力量。第三辑与作者的人生经历高度相关。如果说第一辑是关于读书的道理,第二辑就是分析前面的道理,第三辑则以自身的经历和生命体验来求证诸多读书的道理。其中求学的、亲情的、岁月的,及至最后谈到“人生真相”,无不深刻地剖析了读书与人生的关系,读书是如何丰富一个人的情感以及让人感到幸福的。

  在微信、抖音等拇指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能被其吸引读完这本散文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读着读着,我们会再次明白,读书对每个人的一生都极为关键,它可使人内心宁静,不再孤独,更重要的是读书能使人情感丰富,能让人真正有血有肉有灵魂地在人世间走一遭。这部散文集,我最看重梁晓声的读书“幸福观”。这是一种对读书功利心的超越,这种超越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幸福”,即生命中的一种高雅姿态和精神上的归属感。

  正如梁晓声在《读是一种幸福》中所说:“人拥有宁静的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而宁静的时光因阅读会显得尤其美好。”在肯定“读”能让人知天下事、能培养人爱憎分明品质的同时,作家又不免担忧起来。因为时代的变化让现在的年轻人面临读书选择上的困境。接地气,贴近人心,充分考虑到时代变迁因素和不同年龄与文化层次读者的接受心理,而非自说自话或跋扈武断,这是这本散文集的又一宝贵品质。

  正如沈从文在小说中秘密构筑精神的“希腊小庙”,梁晓声关于读书的幸福感,就在于围起和侍弄他的“心灵花园”。毕竟,“人和动物的区别,恐怕还在于人有内心世界。”不过,人的内心世界景观不是自动生成的,而是需要“开发”,读书则为“开发”心灵花园的最佳途径,因为读书能让人的心灵变得善和美。否则,人的内心就很难成花园,而是“荆棘密布的乱石岗”。有了自己心灵花园的人,我想那人一定会是幸福的,至少不会受到外界物质世俗的太多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梁晓声在最后一篇《人生真相》里谈到人与金钱的关系,总的来看行文理性、客观,没有单一偏颇的认知。在作家充满思辨的、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分析里,读书这一行为已上升到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延续及再建构的高度上。即,我们沉浸在读书幸福感之中,但也不能只停留与沉迷于生命个体的心灵花园里;人生与读书的真相,彼此相交相融,它们可能只是某种幸福感的显性存在,而内在至理有可能是——读书与“人”“人生”“人类”“文明”具有某种高度相连的关系。这正是梁晓声在谈读书时的思想高度所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