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笑脸自然的力量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夏日里的电力工人心有清凉自生风
第004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乡村笑脸
自然的力量
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
夏日里的电力工人
心有清凉自生风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7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艺随笔

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
瞿庭涓

  《长安三万里》是出品方追光动画继“新传说”“新神榜”系列之后,正式开启“新文化”系列的第一部影片,开篇之作的切入口就是唐代。

  导演谢君伟在谈及创作初衷时表示:“用动画的形式去挖掘中国文化无尽的宝藏,用动画的形式去做古诗、传达诗的内涵,将伟大先贤们的精神和风骨融入到故事里。”

  追光动画这部被誉为“开动画类型题材之先河”的电影,从之前的漫天玄幻落脚到了历史现实。经过三年艰辛打磨,它也展现出熠熠光华——影片上映10天票房就达7亿元,预计突破11亿元。8.2的豆瓣评分让其成为暑期档评分最高的国产院线电影,这也是追光动画迄今评分最高的一部作品。

  168分钟的《长安三万里》是目前世界影史上第二长的动画电影,承载了主创团队满满的“野心”——从剧本研发之初就希望在宏大的历史脉络下开展故事,并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大唐的雄浑气魄。

  该片参照唐朝古画里的市井景象,将长安城110个坊从细节到全貌都做了还原,细看之下,胡商云集。电影景观极尽铺陈,人物也不遑多让:书法草圣张旭、剑圣裴旻、画圣吴道子、乐圣李龟年、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诗圣杜甫、名将郭子仪……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顶流”就这样似突兀又似自然地走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只能小声地补一句:哦,原来他们早就认识了吔。

  这样的“文盛”之下,《长安三万里》聚焦到两个人身上:李白和高适。一个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浪漫诗人,一个是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铿锵武将。影片秉承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制造出了两人性格的冲突、行事的割裂,却又形成了知己的融合、理解的深沉。

  高适算得上官宦家庭出身,爷爷是名将,父亲是长史,虽家道中落但从小仍被当作文臣武将培养。他木讷,不善言辞,甚至有些口吃,循规蹈矩地为着仕途这条路努力。误打误撞结识李白后,他才知道还有另外一种洒脱瑰丽得让他瞠目结舌的人生:带着好友骨灰游历四方,在黄鹤楼旁将其安葬;因为家里从商不得科举,只能走干谒这条路,被官员拒之门外还能转身大笑……

  李白初见高适便对他说,“你我值此盛世,当为大鹏。”两人在黄鹤楼失意分别时,李白宽慰高适,“你胸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多少年后,再次分别,官场受挫的李白对即将投入哥舒翰帐下的高适仍大声说出,“‘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就是照着你的样子写的!”李白对高适的情感是真挚的、澎湃的,也是具有李白的人格魅力和宏伟格局的。

  从小言辞木讷的高适,对李白的情感则是静水流深的另一派景象。在李白犹豫是否入赘时,高适不想看李白受辱就在酒桌上留下了“否”的旗面离开;安史之乱时李白遇险,高适就暗中相助……历史钩沉,《长安三万里》重构的是一个“前路有知己”的动人故事。

  《长安三万里》中最为人称道的段落,是李白与高适、杜甫、丹丘生等人,在旷野之上饮酒作乐。月光如水中,李白作出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将进酒》。那时的李白和高适,都已年近五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动画画面极尽绚烂,银河水天相接,磅礴诗意倾泻而出。当众人大醉,高适与李白赤膊进行了最后一次相扑,年迈的现实和年少的过往交替出现,上九天的磅礴诗意后却是人生失意的缠斗。《将进酒》就是盛唐的花开到荼靡,所有人马上迎接的是一场断崖式的跌坠,这种跌坠足以让中老年观众为之动容。

  为将故事还原到更为可信的场景中,《长安三万里》在设计制作方面也下了大功夫。长安城的设计,从单个坊的设计到大规模的还原,增加了很多市井细节,尽可能丰富城市的热闹性。人物设计参考了唐俑的造型比例和特点,上半身较长,呈现了唐朝人崇尚孔武有力的精神面貌。

  据说光是高适和李白的形象设计,就分别有22个和15个版本之多。影片中的叉手礼也能从唐朝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寻得出处,李白手中的琵琶遵循了唐朝时期所用的曲项琵琶形状,高适在岐王宅中献武时的油彩绘借用了敦煌壁画的灵感,肥硕的马匹则是参考了昭陵六骏形象……正是这样的精益求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片中出现的48首唐诗才更为形象,从南到北的中国壮丽山河才更为贴切。

  《长安三万里》片尾是全国各地的人们用方言在诵读唐诗。从唐代到今朝,从中原到边陲,从荧幕上到荧幕下,唐诗的诵读形成了历史的回响,声浪滔天。

  回想高适那句:“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这位诗人是在告诉我们:有形的疆域我们寸土不让,无形的精神文脉也要薪火相传。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