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云端认养何家岩村稻田当“农场主”推动行业融合 加快产业布局常态化扫黑除恶两年来成效显著用影像镌刻城市记忆,增进市民共同认知一笔信用贷款 解了巫山橘农燃眉之急“百名红通人员”郭洁芳回国投案电价新政送上门  助民科学用好电
第009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快上云端认养何家岩村稻田当“农场主”
推动行业融合 加快产业布局
常态化扫黑除恶两年来成效显著
用影像镌刻城市记忆,增进市民共同认知
一笔信用贷款 解了巫山橘农燃眉之急
“百名红通人员”郭洁芳回国投案
电价新政送上门 助民科学用好电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史研究会副会长戴伶:
用影像镌刻城市记忆,增进市民共同认知

本报记者 赵迎昭

  “我很荣幸作为广大参与者中的一员,见证了5年来重庆城市影像的发展历程和全民共同用影像记录这座城市的热情。期待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摄影活动深耕城市文化,用影像镌刻城市记忆,增进市民共同认知。”6月12日,重庆史研究会副会长戴伶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摄影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了一个影像主题的城市文化IP活动,受到各方专家的关注和参与,戴伶就是其中之一。

  戴伶自2010年起和影像策展产生交集,策划的“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展览反响热烈。在2018年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摄影活动期间,由她和团队策划执行的“重庆(国际)影像文化节”亮相,推出了“见证重庆”“张一白重庆三部曲个展”等17个不同主题和视角的影像展。

  “重庆摄影艺术家群体不断壮大,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用影像为快速发展中的城市留存珍贵记忆。”戴伶说,在重庆美术馆、川美美术馆、曾家岩书院、映画鱼艺术影像中心等诸多艺术机构和文化空间里,纪实影像展和摄影艺术作品展层出不穷,老一辈摄影艺术家何智亚、罗大万、彭世良等的作品,将城市变迁历程以影像形式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市民面前。

  此外,新锐摄影艺术家王远凌、张坤琨、黄祖伟等在关照城市成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成长,成为记录这座城市的新生力量。戴伶说,无论年龄长幼,摄影家都是以影像为媒,从宏观城市演迁和微观百姓生活多视点切入,呈现公众记忆下的重庆城市的历史瞬间、情感状态,艺术、优雅地展现百姓生于斯长于斯的归属感和乡愁。

  在戴伶看来,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摄影活动进一步融合了城市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的视角和城市历史研究者的解读,已成为重庆这座城市一年一度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品牌。她认为,跨专业跨领域的全民在地影像创作和展出,唤起了市民的共同记忆,增进了市民的共同认知,融化了专业群体的边界,是重庆这座城市对外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公共语言,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展示和推广意义重大。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