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调查研究,尤其要关注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为此,需要多去地处偏远、条件一般、少有人去的冷门地区。
说到下基层调研,有人总喜欢去那些平时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经常出成绩、出经验、受表彰的地方搞调研;基层单位在接待上级调研时,也喜欢安排去那些交通方便、工作搞得好、问题比较少、情况不复杂,最好是连续获评先进典型的地方……
为什么选这些地方?最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地方领导班子强,各项工作有经验有特色,以往各次表彰奖励所积累的材料丰富,稍加改动就能形成一份新的调研报告,既让调研者方便轻松,也让当地脸上有光,称得上是多方共赢。反之,去那些地方远、条件差的冷门地区,一方面,舟车劳顿和“接待欠佳”是免不了了,另一方面,恐怕会调研出不少当地工作开展的问题,暴露短板和毛病,更费心思。
调查研究,趋热避冷、趋易避难,都要不得。调查研究就是为了摸清真实情况,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听真话、察真情,摸实、摸透发展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就要多关注薄弱环节、冷门领域,了解那里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发现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
发展路上,注定有许多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要解决,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要迎接。新情况、新课题层出不穷,老问题、老矛盾有新变化,呼唤着种种新办法、新探索。调研、发掘、梳理、归纳、提炼、升华,最终积累前行的智慧与力量,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更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保持扎实的作风,细致深入地搞好调查研究。
调研要多往冷门去。去哪里搞调研,看似只是方法问题,其实关乎思想。调研不仅要做到下基层能推开门、迈开腿,还要学会走对门、知真情。要真学真懂、真调深研、真检实改、真督实导,在“真实”二字上下功夫。既要去那些以往工作搞得好的“热闹处”,总结基层的先进经验;也要多去“冷清地”,从中发现和研究问题,破解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克服的难题。
调研中,要力避因方式方法不当造成的信息获取不全面,力避调研被“设计”,保证调研过程的真实全面,尤其要避免陷入安排好的剧本。一言以蔽之,调研要保证各个环节走真走深走实,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确保察得实情、取得实效,调有所得、研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