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于近日正式启动。600余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在各区县相继展开;全市90家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面向公众开放,吸引众多市民前往。
科技活动周,是一年一度的科普盛宴。如今,重庆的科普“菜单”越来越丰富,提供的“口味”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受到“食客”们的喜爱。怎么把科普做得更有效,其实是有一些“套路”的。
科普做得有趣,大家才会感兴趣。科学是严谨的,也是美丽的、可爱的,网络上许多科普博主粉丝百万,受到大家的喜爱,就是例子。有趣的科普活动,能聚集起人气。例如,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熙街广场举行的“共建太空家园”主题科普活动,学生们通过亲手搭建航天发射场模型、模拟神舟飞船发射等,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在与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对话中缩短与科学的距离。
再如,入选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的《8D魔幻山城单轨探秘》,就从穿楼而过的轻轨说起,将单轨如何设计、如何掉头等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娓娓道来,为公众科普了轨道交通科学知识。
科普有所侧重,要把青少年作为重要目标群体。今天的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翁。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也关连着国家的明天。
科技活动周,是青少年与科学知识牵手的重要窗口,是培养科技兴趣的宝贵时机。组织者们要下大功夫抓住青少年群体这一科普“关键变量”,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这对科普活动载体、形式和实际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更灵活的科普推广手段、更有贴近性的科普项目,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崇尚科学的自觉和热情,让青少年从科技活动周出发,爱上科学、参与科学。
科普的优质资源,要加速“飞向云端”。 今年的科技活动周,前后加起来共有12天,时间不算短,但公众对科普资源的需求却呈分散分布。这就需要增强对科普资源的活化利用,加速优质资源向云端聚集,将固定时间的活动周,打造为永不落幕的云端科普。例如,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和虚拟现实技术,让更多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游览博物馆、规划馆、科技展馆、动植物园等场景,让科普资源成为触手可及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重庆的科普基地已有324家,包括场馆类153家、教育培训类109家、研发创作类31家、旅游景区类21家、传媒类10家。试想,如果将这些科普基地“搬”到云端,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迸发多大的潜力!
科普活动,最终还是要落在实效上。落在实效,既要用好现有的科普资源,精耕细作,润物细无声地发挥作用;又要把过往科技活动周总结出的好形式、好经验、好创意积累下来,形成科普机制和常态。通过扎实的规划和执行,将一场场科普活动稳稳落地,帮助市民增长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为新重庆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