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红岩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红岩精神贯穿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革命理论的深入研究,更有助于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谱写青春篇章。
深入挖掘整合革命资源,为红岩精神贯穿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红色精神资源。红岩精神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党中央领导下,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握红岩精神的特质,做到将红岩精神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相结合,增强红岩精神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充分利用好与红岩精神相关的文艺作品,如《烈火中永生》《江姐》等,引导大学生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此外,还要及时推出红岩精神贯穿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研究成果,编写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红岩精神专题教材,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打造线上线下特色课堂,为红岩精神贯穿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动力支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红岩革命历史,能增强学生对红岩革命历史的感知,为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制作精良的红岩精神专题视频,把专题视频投放到学生课堂,增强红岩精神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和学习热度。要开设红岩专题特色课程,认真扎实地开展红岩主题教育活动,推动红岩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研究项目。要开展实践教学,发挥现场学习的功能属性,把思政课教育教学课堂移到红岩革命旧址,现场感受红岩精神的奋斗力量。要善于利用AR、VR等新技术,合理利用微信、QQ、短视频应用等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特色课堂,实现红岩精神和思政课教育教学“线上+线下”融会贯通,进而提升红岩精神贯穿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效果。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为红岩精神贯穿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学生红岩精神教育,必须以传统学校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识,根据红岩精神的独特性开设特色学习章节、编写特色教案。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考虑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阶段性特点,结合当下社会发展情况和时事热点,把红岩精神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中。学生要把自身实际发展需要同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积极参与“勤工俭学”“社会志愿活动”“西部计划”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学习红岩精神,进而提高青年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中增强责任感。要建立红岩精神专题考核机制,即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成果等方面设置教学目标,考核红岩精神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定期评选红岩精神的忠诚学习者和模范践行者,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弘扬红岩精神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提高红岩精神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实绩实效。还要注重对红岩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的总体评价机制,避免在红岩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出现“短视”“硬融”等现象,确保红岩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