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拓“梯城工坊”育人新路径强化党建引领筑根基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第027版:新重庆 新职教
上一版 下一版 
创新开拓“梯城工坊”育人新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筑根基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城共融 职造未来 第二届重庆线上职业教育博览会平面展

强化党建引领筑根基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彭水职业教育中心以“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党建品牌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民族课程剪纸教学

  近日,彭水职业教育中心又迎来多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学校推选的《“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党建品牌助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党建品牌典型脱颖而出,入选第六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成为获评事业单位党建板块中74个优秀案例之一,同时也是事业单位党建案例板块中重庆市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学校《产教融合视阈下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校城联动”培养模式实践研究》成功获批为教育教指委公共课第二批重点课题,《高质量发展下民族地区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与文化传承融合实践研究》成功获批为教育教指委公共课第二批一般课题。

  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学校党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激励着学校拾级而上再创新佳绩。近年来彭水职业教育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立足世界苗乡,创办职教名校”的办学目标,创建了“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党建品牌,将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有机融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筑牢党建根基

  打造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金字招牌”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彭水职业教育中心由革命先烈中共地下党员彭济民、霍恂组织创办,具有纯正的红色基因,且师生中90%以上是少数民族。如何充分结合学校特色、文化背景、使命担当,来打造党建品牌?

  学校反复梳理、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党建品牌。其中,金色党徽是指金黄色的中国共产党党徽,金黄色象征着光明,党徽突出党的领导,寓意着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红色石榴籽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密地抱在一起。

  “我们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凸显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党建工作特色,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推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校负责人强调。

  在具体落实中,学校建立了“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一张网”辐射推广机制,“一揽子”配套支撑机制和“一杆子”的考核督查机制,切实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强支持。把民族工艺、歌舞、语言、体育等民族文化要素融入育人全过程,让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擦亮“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党建工作品牌。

  守住民族魂

  培育传承民族技艺的时代新人

  如何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难点。

  学校立足健全“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人才培养标准,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南》,将民族文化中民歌、民舞、竹铃球、刺绣、剪纸、蜡染、射弩等技艺列为学生专业素质课和社团素质课内容,构成学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丰富育人新思路,民族精神立心间。学校打造“工作室—教室—实训室—双创基地”立体大课堂,实施“研学产展销”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做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推进,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开设“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系列文化特色课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支部党课、思政课、专业课和素质拓展课,以课程力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打造活动新阵地,爱国之情化于行。学校成立“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宣讲团,开辟“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党建活动阵地,打造“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民族文化大观园,做亮“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品牌活动,建成民族文创研发基地、民族文化实训基地等民族特色文化实训场馆6个,形成了素质活动常态化、特色活动节日化、展示活动系列化、文化活动主题化“四化”特色活动。学生们积极参加志愿者暑假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党史知识竞赛、民歌合唱等系列文体活动,提升爱党爱国、中华一家亲的意识。

  通过党建引领有力推动党建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各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手足相亲、团结奋斗。学生双证率95.5%,对口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均在95%以上,每年在全国500强企业就业率达63%,社会满意度达87.4%。学校先后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奖120余项,市级赛事中获奖980余项;培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人,国家级民族技艺大师5人。

  打好特色牌

  为区域社会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立足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庙池村签订“政产学研用”合作协议,建成2000平方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与九黎城、工业园区、庙池农庄等乡村文旅企业共建教师党员企业实践基地和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组建党员教师深入企业提供民族技艺指导,共同开发文创产品1000余项;

  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党员骨干开展民族技艺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系列培训,助推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

  这是彭水职业教育围绕服务走出的铿锵步伐。学校聚焦服务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立足“金色党徽、红色石榴籽”品牌建设,积极开展特色社会服务。

  加大民族文化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开设民族文化旅游专业和民族工艺品紧缺骨干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渝东南旅游景区合作开发具有民族地区特征的文创产品,获得实用专利9项、知识产权保护21项,年产值近1000万元,形成了校企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并在全国交流,近5年共开展省市级对外培训讲座20余场,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每年开展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培训2万余人次。毕业生依托民族文化产业创立公司5家,有效地助力了当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典型经验做法还得到了世界关注,近年来,150余家国内外单位2100余人次到校交流学习,为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贡献了彭水职教中心的智慧和力量。

  谭茭 胡忠英 图片由彭水职业教育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