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门楼牌打开多元数字应用场景一周热点排序这些事解决了小区空车位被锁 业主质疑开发商强卖车位这些事还没解决
第007版:民生热线
上一版 下一版 
智慧门楼牌打开多元数字应用场景
一周热点排序
这些事解决了
小区空车位被锁 业主质疑开发商强卖车位
这些事还没解决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4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基层治理密码45
从2020年开始,江津区公安局陆续将辖区的门楼牌更换成了带有二维码的智慧门楼牌,至今已安装了60万张——
智慧门楼牌打开多元数字应用场景

本报记者 周松

  民警向居民和网格员介绍门楼牌二维码的作用。(江津区公安局供图)

  走在江津区的大街小巷,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里的门楼牌与众不同,除了中文标注,无一例外都配有二维码。

  拿出手机,轻轻一扫,在手机弹窗中,街道名称、社区民警等信息一目了然,甚至还有周边景区信息、警务服务、便民服务等业务可以选择。点击“个人申报”,将自己的信息与具体门牌号绑定后,还可通过弹窗中的“生活购物”专栏实现网上购物……

  这是江津区公安局自主研发、在全市率先投用的“智慧门牌一码通”系统。自2020年以来,江津区已安装了60万张智慧门楼牌。

  小小二维码,如何使门楼牌变得智慧起来,智慧门楼牌又给江津社会治理带来了哪些变化?日前,记者来到江津区一探究竟。

  这里的门楼牌好特别

  缴费购物样样行

  “这个门上的二维码有很多功能,用起真方便,回头你也可以试试哟!”最近,江津区珞璜镇居民陈文几乎成了二维码门楼牌的“义务宣传员”,每逢遇到相熟的人,他都会推荐对方试试。

  32岁的陈文是外地人,来珞璜工作多年,但是户口一直没有迁过来。去年12月,他突然想起孩子要在珞璜当地上小学,就必须先迁移户口。

  但是迁移户口需要什么材料,陈文一头雾水。

  “当初安装二维码门楼牌时,我记得上面可以扫出社区民警的电话。”陈文迅速扫描了自家门口的二维码门楼牌,顺利联系上了珞璜派出所社区民警唐荣。

  了解陈文的情况后,唐荣告知了陈文所需的材料,并指导陈文到派出所窗口顺利办理了户口迁入。

  除了联系社区民警,扫二维码门楼牌还可缴纳电费,这让江津区圣泉街道锦绣新城小区居民李静喜欢上了这个不起眼的门楼牌。

  “刚搬来小区时,为了缴电费,我去物业那里打听小区的门牌号地址,物业让我直接扫家门口的二维码。”50多岁的李静对于网上缴费流程不太熟悉,一直以来都是到当地供电公司的营业厅去缴纳。

  得知“扫码”就能缴费时,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操作了一番,没几分钟就成功缴纳了电费,这让她很是开心。

  从此,李静不再去营业厅缴费,还时常通过扫二维码查询用电信息、报修等。后来,她发现二维码上的功能越来越多,购物可点击进入网站,办事可点击进入警快办、渝快办,旅游可一键导航搜索周边景点。

  “我们这种中老年市民,对App、小程序这些不熟,门口的二维码方便记忆、方便使用,就是方便。”李静说。

  为解决公安基础信息采集难题

  二维码门楼牌应运而生

  小小二维码,何以成了江津门楼牌的标配?记者了解得知,当初,二维码门楼牌其实是为方便基层民警工作而设计的。

  “‘一标三实’的信息采集工作,对基层民警来说很是辛苦。”回忆起从无到有的过程,江津区公安局科信支队支队长杨建中很是感慨。

  2017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部署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集中采集工作。

  “一标三实”是指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是推动公安工作信息化的重要一环。

  以往,民警采集“一标三实”信息只有一个办法:“扫楼”。

  “扫楼”,也称“敲门行动”,民警和村社干部、网格员等,带着纸笔,挨家挨户敲门入户。为提高采集率,民警通常要错时加班,“你休息时我登门”,白天采集实有单位信息,傍晚及双休日、节假日时间采集实有房屋及实有人口信息。

  在克服一连串诸如家里没人、多次跑腿、个别群众不配合等困难后,民警回到办公室还要进行下一项繁琐而浩大的工程:录入,将纸笔采集到的信息录入专门的系统。

  有的采集员手写字迹难以辨认,稍不注意便容易录错,有的民警辅警识图绘图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没有任何参照情况下主观判断标注门牌号,常有错编、漏标等问题,这时只能由民警再次到实地核查……

  “举个例子,一家便利店的地址,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底库里、在不同的寄递物流系统里、在不同采集员的记录里拥有不同的命名,‘环城南路128号附3号’是它,‘悠然居小区门口’甚至‘重百对面某某便利店’都是它。” 杨建中说,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江津区公安局提出用大数据、云计算解决。

  “我们想到了三维地图,毕竟一个房屋,在物理位置和地理空间上具备唯一性。”用经纬度和高度的搭配,的确可以准确定位某一个房屋,但是这样再用纸笔来记录就很不现实。

  于是,杨建中和同事们就想到了二维码,让它成为经纬度和高度这些数据的载体。经过数年研发,2020年,二维码门楼牌应运而生。

  60万张二维码门楼牌

  建起居民大数据库

  有了二维码门楼牌,基层民警只需对着一扫就能实现自动录入,大大提高了公安基础信息采集效率。

  “我们为社区民警们作了培训,他们‘扫楼’时只需要使用智能手机扫扫门楼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很多工作。”杨建中介绍说,在二维码门楼牌刚推出时,社区民警在“扫楼”时都会用智能手机扫码并通过手机定位,校准地址经纬度等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标准地址错编漏标问题,实现了地址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的精准同步。

  随后,民警再次扫码,录入该地址下的房屋、单位和人员信息并拍照上传,整个操作过程无需民警选择和输入地址项,保障数据准确率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采集效率。

  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民警的工作难度,除了民警录入外,居民也可以扫描该二维码自主填写。“居民用得越多,信息更新越快,也就越精准。”

  “为了鼓励发动群众自主填写,我们在二维码弹窗中加入了‘生活购物’‘便民服务’等专栏,群众在填写个人信息后,可以使用一键导航、一键报警、水电气开通缴费、快餐外卖、寄递物流等业务。”杨建中介绍,二维码中的“生活购物”专栏,在去年疫情防控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疫情防控时,江津区公安局联合区商务委、区供销社等,邀请大型商超、药房等第三方商家进驻二维码门楼牌系统。居民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扫描自己家门囗上方的二维码门牌或街路巷、单元楼等二维码门楼牌,即可在显眼的“生活购物”专栏点击进入永辉生活、多点(重百、新世纪)、京东到家、和平药房等超市或药房的小程序进行购物。

  不少“宅”在家里对网上购物操作不够熟悉的中老年市民,纷纷通过扫描家门口的二维码这样简单方便的操作,购买到了所需的物资。

  二维码门楼牌越来越多的应用,促进了更多的市民自助填写申报个人信息。江津区公安局治安支队基层基础大队副大队长薛丹丹说,随处可见的二维码门楼牌,为那些对智能手机运用不够熟练的市民提供了一个好记又便捷的使用网上政务服务的方式。

  仅仅历时2年多,江津就推广安装了60余万张二维码门楼牌,覆盖了全区约136万实有人口、87万实有房屋、4.6万实有单位、16万从业人员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升级智能化接口

  二维码门楼牌将有更多应用场景

  通过二维码门楼牌,江津公安建立起辖区居民大数据库。如何能够更好将这些数据服务于群众,是接下来江津公安在思考的事情。

  “未来我们将面向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居民住户,立足不同场景和需求,提供区别权限的扫码功能。”在杨建中的脑海中,勾勒出了二维码门楼牌的众多应用场景。

  “我们正在准备试点租房功能。”杨建中口中的租房功能,就是二维码门楼牌里的一个应用场景。杨建中说,未来无论是租客还是房主,都可以扫描门楼口二维码,填写租房信息或房屋出租信息。房主可以将自己名下的房屋挂牌出租,填写预期租金、装修情况等基本信息即可。而租客则可以填写自己想要租住的房屋信息,通过该系统搜索符合条件的房屋。

  在杨建中看来,通过公安机关来实现房主和租客双方信息对接的话,既保护了双方的信息安全,也能够保障双方的权益。“如果租客跑了,我们也有租客的信息,能够追踪到人,就不会出现租客退租一走了之,房屋脏乱不堪的情况。”

  并且,一旦租客填写了个人信息,并完成房屋租赁后,就可以通过该系统网上申报暂住证,也省去了到派出所申报的麻烦。

  据悉,在白沙镇,房屋租赁这一应用即将投入试点。

  除了房屋租赁,杨建中和同事们还设计了众多的应用场景,打算逐步推出。

  城市管理人员扫码,店主及从业人员信息一扫便知,首违提醒、再违警告、三违处罚,可以有效进行城市管理。

  消防应急救援人员扫码,室内房屋结构、被困人员情况、消火栓位置等全掌握,为救援赢得第一时间。

  民政部门人员扫码,及时掌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站人员信息,实行困难群体“包管”到户,确保服务保障“零遗漏”。

  卫健部门人员扫码,获悉急诊病人数据,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保障血透、肿瘤放化疗病人等基本医疗服务。

  ……

  这个小小的二维码,正在为江津数字化警务、智慧城市管理打开一扇大大的窗户。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