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今年是卢作孚诞辰130周年。作为一名爱国企业家,卢作孚先生一生致力于探索实业救国强国之路。1953年,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卢作孚是“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之一”。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要鼓励广大企业家大力传承和发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大力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把民营企业这支生力军更多动员到乡村振兴主战场,不断增强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的底气、志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汇集凝聚力,用爱国爱党为企业发展凝心铸魂。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企业家要时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思“源”自何处,思“进”的方向,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一是加强党建引领,筑牢政治认同。通过加强党建引领企业实践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参加学习培训,强化思想认同。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正确认识和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不断巩固企业家爱国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基础。三是融入发展实践,提升理论认同。要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思考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绿色低碳转型、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通过实践强化理论武装和理论认同。四是畅通沟通渠道,增进情感认同。积极搭建与政府、社会各界之间的沟通渠道,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加强与党委、政府的坦诚交流,围绕国情重点,凝心聚力共同谋求发展,提升对党的事业的情感认同。
增强原创力,以自主创新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关键。一是自觉增强创新意识。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带头人,要敏锐感知世情、国情、行情的变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增强创新自信,提高风险承受力,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二是主动提升创新能力。企业家要主动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及时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和新技术变革态势,洞悉市场动态和方向,找准企业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的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是积极打造创新模式。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推进企业作为牵头人组建区域、行业创新联盟,实现1+1>2的抱团发展,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四是充分用足创新政策。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争取创新财税、金融、人才和服务支持,为企业争取更多创新资源。
提升竞争力,以世界一流为企业发展锚定方向。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升企业和企业家竞争力。一要积极拓展全球视野,迈向开放发展格局。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整合各国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为我所用,积极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不断增强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话语权,提升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二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同心共筑促进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企业功能定位,构建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机制,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使企业运营与国家、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三要始终坚持诚信守法,夯实稳健发展基石。要以诚信为基,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的发展,努力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中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扩大影响力,集社会各界为企业发展营造环境。企业家精神的总结、提炼、传承和弘扬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挖掘、认可和宣传。一是加强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总结和提炼,为优秀企业家精神的赓续奠定基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等要合作搭建互学互鉴、共研共促平台和机制,通过集中授课、企业走访、主题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快对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提炼。二是加强优秀企业家事迹的宣传和报道,打造企业家精神的示范效应和引领效应。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故事和先进事迹,弘扬其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的优良品德。开展企业家精神进企业、进商会、进园区、进学校活动,广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正能量的企业家心态。三是加强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保护和继承,构筑中国本土企业家精神的文化载体。设立“企业家博物馆”,让世人知晓和铭记为国家作出突出或特殊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设立行业性或地区性的优秀企业家勋章,如“卢作孚勋章”“张謇勋章”等,激发广大企业家传承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家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作者系重庆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卢作孚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