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南区天星寺镇的“别花山房”民宿由农房改建而成。通讯员 郑彬 摄/视觉重庆 |
白墙青瓦、雕花门窗……春分时节,巴南区南彭街道的朱家大院·学苑书院内外景色宜人,庭院间古朴清幽。
3月22日,“巴县老院子”新闻推介会在此举行,巴南区正式对外发布“巴县老院子”文旅品牌。
巴南区文化和发展委员会主任万耀东介绍,和朱家大院一样,许多“巴县老院子”在“保护优先、活化利用”的原则下,经过统计、梳理,保护和修缮,正日益成为巴南区文旅融合发展的“金牌子”,让人们在一砖一瓦、一花一木之间感受厚重的历史背景和温暖的乡愁回忆。
老院子的前世今生
巴南的前身是千年历史名邑巴县,作为重庆唯一以“巴”命名的区,巴南是巴国、巴郡、巴县历史的传承地。巴县自古就是川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中枢。商业发达的巴县出现了一座座精致、富裕的民居大院:木洞古镇的黄家大院,有悬山式小青瓦屋顶、穿斗式木构架、八字朝门,“寿”字形瓦雕和门窗雕花精美无比;天星寺镇芙蓉村的别花山房,融合了江南元素的马头墙、风火墙建筑风格,又结合川渝地区穿斗房结构,其石门、石刻、石雕突出而独特;石龙镇的覃家大院,木板壁雕刻栩栩如生,镂空窗花,装饰福禄寿喜、福寿八仙、人物故事,富含人文底蕴及生活情趣……
万耀东介绍,巴南区将这些具有较高建筑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传统院落,统一命名为“巴县老院子”,并将其作为文旅品牌进行打造、正式推出。
“巴南分布着明清遗存古建筑200余处。其中,以杨沧白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故(旧)居约30处,以彭氏民居、覃家大院、朱家大院为代表的民居大院约150处,以万寿宫、一品殿为代表的宗教场所院子约20处,在数量上和保存完好程度上均位于全市前列。”万耀东介绍。
编制三年发展计划
守护、利用好这些独特而珍贵的老院子,保护、传承巴渝优秀文化遗产,成为“十四五”期间巴南文旅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核心。
为此,巴南区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明确提出“巴县老院子”是具有巴渝风格、巴县传统和巴南特色的传统院落,对全区符合“巴县老院子”特征和属性的建筑进行了统计和梳理,保护、修缮了一批老院子。
“巴南区还按照老院子的分布情况,编制了三年发展计划,大力推进以木洞镇、二圣镇、天星寺镇等片区为重点的老院子保护建设工程。”万耀东介绍。
活化利用推出文旅IP
位于巴南区天星寺镇花房村的“花房筑·明院”,原是村民赵玲家闲置了十几年的农房,长期无人居住、杂草丛生。
2019年,她将老房子折算入股,交由合作的设计策划公司经营。该公司保留了土坯墙、老木梁,新增了现代化住宿设施,让破败老农房迎来新生,独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游客的青睐。
为了盘活更多闲置荒废的老院子,巴南区采取直接出租、入股经营和权益自愿退出等宅基地盘活利用方式,推动民宿业发展,同时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目前,巴南已完成全区老院子资源调查摸底,共收集具备开发价值的“巴县老院子”80余处,计划分三年对其进行多渠道活化利用,促进民宿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融合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传承、文旅互动体验等特色文旅休闲项目,将老院子逐步对外开放。”万耀东介绍,如今,以杨沧白故居、彭氏民居、黄家大院、别花山房、花房筑·明院、朱家大院·学苑书院、五斗丘小院、十全堂、花境院子和覃家大院“十大首批巴县老院子”为典型代表的老院子,带着唯美雅致的身姿和充满魅力的文化内涵惊艳亮相。
同时,巴南区举办了“巴县老院子”区域公共文化品牌LOGO设计大赛,吸引了全国600余人参赛,其中包括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23所高校及100余位独立设计师,网络点击量突破100万人次,收到作品614份,正式推出“巴县老院子”文旅IP,获得“巴县老院子”商标专用权;制作专题宣传片,开展线上+线下媒体宣传,让更多市民认识“巴县老院子”、走进“巴县老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