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赋能加快打造基层污染治理新模式以高质量监督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六化”为路径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推动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第011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绿色赋能加快打造基层污染治理新模式
以高质量监督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以“六化”为路径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推动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学报告

推动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

兰攀 何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一个重要环节是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要丰富宣讲内容,解决“讲什么”的问题。精心准备宣讲内容,既要“上接天线”,完整准确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又要“下接地气”,增强宣讲吸引力。一是讲准,确保宣讲“不走样”。坚持“准”字为先,宣传部门要在讲稿提纲打磨上全程指导,选拔各领域宣讲人才组成专班开展集体备课,精准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确保宣讲全面、准确、权威。二是讲活,确保宣讲“接地气”。基层理论宣讲既要讲“高大上”的理论,又要讲现实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宣讲内容要充分考虑本地实际,讲好本地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聚焦到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上来,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心坎上。三是讲实,确保宣讲“见行动”。理论宣讲不是为了人民群众感动一阵子、激动一瞬间,而是要让人民群众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宣讲要多让亲历者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以切身体会打动听众,真正让人民群众能够将学到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果,使理论成为人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要建强宣讲队伍,解决“谁来讲”的问题。注重内涵式发展,宣讲队伍既要增数量又要强质量,为宣讲队伍注入新活力,不断激发宣讲员内生动力,让基层理论宣讲由“苦差”变“美差”。一是在“人员增量”上使力。面向社会广泛发动身边好人、先进典型、草根名嘴等加入宣讲队伍,把分散在基层一线的各类宣讲能手选出来,将其中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人才充实进理论宣讲人才库。二是在“队伍特色”上使力。充分考虑宣讲员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优势特点等,做好宣讲人才分类,分别组建专家学者、机关干部、社区能人、先进代表、草根名嘴等各具特色的宣讲队伍,确保“人尽其才”。三是在“素养提升”上使力。开展宣讲员常态培训,举办各类宣讲人才“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班,实施“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的模式,邀请党校老师、社科专家、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到班授课、讲解示范等,进一步提升宣讲员的专业素养,全方位提高宣讲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要创新宣讲形式,解决“怎么讲”的问题。突破“报告式”传统宣讲模式,立足群众关注和需求,创新理论宣讲形式,推动理论宣讲更加入脑入心。一是“研学+讲学”,打造“行走的宣讲课堂”。推出精品研学路线,组织宣讲员走进实景场地宣讲,结合本地文化、旅游等靓点,在本地红色地标、展览馆等地开展沉浸式实景宣讲。二是“创新+文艺”,打造“宣讲潮课堂”。创新话语表达,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群众听得懂、喜欢看、记得住的艺术表演中,用小品、相声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歌舞、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用艺术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唱出来、舞出来、演出来,让理论传播“潮”起来。三是“线下+线上”,打造“宣讲云课堂”。持续巩固提升传统阵地,用好“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院坝”等线下宣讲形式,同时积极开辟新媒体理论宣讲阵地,推动理论宣讲内容“上云”,充分关注人们“爱看爱逛”的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音乐平台等,制作理论宣讲动画动漫在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热门平台上播放,让“云上”宣讲有声有色。

  (作者单位:中共渝中区委党校)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